要知道對于荒漠上的人來說,一條公路意味著什么,他們的心里都非常清楚。
庫爾班江對陳牧問道:“小牧,你上一次說,等公路修好了,就要村子附近修建果子的加工廠,是不是真的哩?”
陳牧點點頭:“對,等公路修好了,我就開始著手這件事情。”
果園規模越來越大,現在只過了大半年,果園的面積就已經比去年大了將近兩倍,果樹的數量也增長了兩倍。
這樣一來,如果不未雨綢繆,等到今年收獲的季節來了,陳牧恐怕有得頭疼這些果子的出路了。
雖說上一次的果子順利賣出去了,可那是陳牧使用了地圖道具的結果,這道具可不是隨時都能有的,陳牧可沒信心今年還能像去年那樣輕易把果子賣出去。
而且,大果沙棘越來越多。
這玩意兒營養價值是高,可保存起來也難。
去年拖了一段時間才出手,就有很多都壞了,損失也不小。
所以,陳牧已經下定決心要搞加工廠了。
他準備搞兩種加工廠,一種是果品加工,專門處理自家的果子,另一種是肉蓯蓉加工,加工自家產的肉蓯蓉。
隨著一年多來肉蓯蓉給農民帶來的收入越來越多,很多人都看到了種植肉蓯蓉的好處,所以現在基本上在X市種樹的農戶,已經家家戶戶都在種肉蓯蓉了。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陳牧按照自己賣樹和賣肉蓯蓉種子的記錄估算,明年的肉蓯蓉收獲恐怕還要增加一倍以上。
也就是說,就X市一地的肉蓯蓉,量就已經很大了,這還不包括X市以外的地區。
陳牧現在的肩膀上,已經隱約感覺到了一點壓力。
這壓力并不來自于其他什么人,而來自于他自己。
那么多人因為他的關系種上了肉蓯蓉,萬一這里面出現什么問題,那損失可不只有他一家,而是千家萬戶。
雖然現在他收上來的肉蓯蓉在阿奇善供不應求,可這種事兒還是得未雨綢繆,不能把出路全都放在外頭。
他自己也要投資加工產業,就算將來阿奇善那邊的銷量不行了,他還有能力把肉蓯蓉吃下來,加工出來賣出去。
當然,想要搞一個廠子,千頭萬緒要看顧的事情很多,他未必有時間去盯著。
不過,他已經想好了,就和處理北雁林場一樣,他準備聘用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加工廠。
管理一個新的工廠,怎么看也比管理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一大堆的北雁林場要容易得多,陳牧覺得找這樣的經理人應該不難,這事兒他早已經交給汪靜汶去物色了。
另一個是要建加工廠,那就必須要有設備和生產線,這一點陳牧也想好了,以后要拜托帕孜勒去幫忙找。
帕孜勒一直做著農機生意,和國內外的許多貿易公司都很熟,有他穿針引線,買設備和生產線應該沒問題。
現在對于陳牧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了。
“那兩千萬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要回來……”
如果能把聯和國那兩千萬要回來,一切都好辦了。
否則,他可能就要去找地方貸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