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造謠抹黑的成本這么低的嗎?”
陳牧不太了解這一行,聽了都有點感覺不可思議。
李琛笑道:“雖然我不愿意承認,不過事實就是這樣,除非你要花大力氣和這些自媒體工作室打官司,否則根本沒辦法。
嗯,就算官司你最后打贏了,你大概也查不到人,因為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付錢給他們發文章的人是誰。”
“那我這個要怎么處理?”
陳牧想了想,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難道就一直讓他們這么抹黑我嗎?”
李琛說道:“沒關系啊,我們會一直幫你盯著網上的這些文章的,然后我們會定期為你發一些相應的文章,把這種抹黑對你和你們牧雅林業的傷害降到最低。”
“原來是這樣的啊……”
陳牧聽了李琛的話兒,有點哭笑不得。
感覺上,先不管有意抹黑他的人是誰,現在他是肯定得一直雇著公關公司,幫他專門處理這類事情。
怪不得這兩年公關公司越開越多呢,沒辦法啊,像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必須有人處理,等于創造就業機會了。
別以為那些公關公司都是去處理那種大型商業上的公關危機的,他們更多的是處理像陳牧遇到的這種抹黑的事情,全特么是雞零狗碎的事情。
陳牧沉吟了一會兒,忍不住又問道:“既然抹黑人這么容易,那我如果想要抹黑對手的話,你們也能做到?”
李琛沉默了一陣,才說道:“陳總,這樣和你說吧,抹黑別人的確是很容易做到,可是對于我們公關行業來說,把水攪渾算是我們的拿手本事,所以說容易……嗯,其實也不容易。”
這話就說得很透徹了。
抹黑別人容易,想弄出動靜來卻不容易。
畢竟被抹黑的人也可以請公關公司幫忙解決的。
出其不意之下,或許還有一些作用。
因此,說來說去,這么做的最終結果,其實收效不大,占便宜的公關行業和自媒體的那一幫人。
“好吧,那就拜托你幫忙盯著了!”
既然已經簽了合作的協議,這事兒就交給拓方公關盯著了,也算是花錢賣一份省心吧。
一個星期后。
濱海明珠電視臺的訪談終于播出。
陳牧再次走進了公眾視野。
他捐助了將近一百所希望小學的事情,也接著節目,傳遍了全國。
“別的慈善我不太懂,我只蓋學校!”
這句話,也不知道哪兒戳中了網民們的G點,當天晚上一下子沖上了熱搜。
很多人引用這話兒的方式,紛紛發起了文,感覺有點變成了一個新梗:
“別的牛奶我不太懂,我只喝特輪蘇。”
“別的包包我不太懂,我只買愛媽仕。”
“別的車子我不太懂,我只開保時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