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和曼妮雖然很久沒見,交往也并不多,但是兩人聊起來,卻像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這或許是因為陳牧“會聊天”使然,也或許是因為曼妮有點外國妹子的個性使然,總之兩個人什么聊,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聊到陳牧來了深城以后的下一站是武城,曼妮忍不住說:“我的母親就是武城人,武城也算是我的半個家鄉。”
“哦,是嗎。”
陳牧笑著問:“那你會說武城話嗎?”
“老子信了你的邪!”
曼妮張口就來,聽起來還挺像那么一回事兒的。
“厲害!”
兩人開完玩笑,陳牧隨口問了一句:“你為什么不到內地來工作,現在國內的環境很好,不是會比在港島更有發展潛力嗎?而且你的夏國話也能快速提高。”
曼妮道:“我之前也曾在大夏國區工作的,只是……嗯,有點不適應,所以才去了港島的亞太區。”
“不適應,為什么?”
陳牧有些好奇,他感覺以曼妮的個性,應該挺能適應國內的節奏的。
曼妮想了想,才說:“我之前在好幾個地方工作過,常常會聽到一些類似于讓我滾出夏國的言論,這讓我的感覺非常不好。”
“嗯?”
陳牧怔了一怔,倒是沒想到曼妮會這么說。
“可能是因為我的到來,阻礙了某些人向上升遷的路徑,所以他們對我會抱著敵意……不過我真的常常聽到或者看到,這一類對我排斥的話語或者文字。
其實說真的,夏國這兩年排外的情緒很濃郁,就連我的母親回國,也聽到很多讓她既然出了國就別回來的話兒。
要知道我的母親在默哀國的時候,可是常常為自己出生在夏國而感到自豪的。”
曼妮表達的方式比較直白,有什么就說什么,不會遮遮掩掩。
陳牧想了想,問道:“你聽說過同溫層效應嗎?”
“我知道。”
曼妮點點頭:“Echo-Chamber是由心理學家凱斯桑斯坦提出來的,只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復,并以夸張獲其他扭曲的方式重復,令處于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陳牧說道:“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靠著夸張的歪曲事實而獲得利益,就是博眼球嘛,所以一些歪曲的東西正在不斷發酵,在社會上產生了同溫層效應,不過如果把時間拉長,這些都會過去的。”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數據會為用戶選擇,讓用戶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而看不到他“不想”看到的東西。
也正因為用戶被大數據限制了視野,所以只能看到同一類的東西。
而這些東西,正在扭曲用戶的觀念,造就對立,造成仇恨。
偉大的默哀國,內部撕裂嚴重,便源自于此。
同時歐羅洲和默哀國大肆抹黑西北,不斷捏造夸張而扭曲的故事抹黑國棉,雖然看起來是滿紙謊言,可是因為同溫層效應,這些謊言在他們內部正變得“容易接受”。
至于排外的這種東西,同樣是一種同溫層效應的結果。
陳牧不想多說這個話題,很快就丟到一邊,轉而誠意邀請曼妮如果有時間,可以到疆齊省去看看。
曼妮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她喜歡旅游,喜歡戶外,一個女人能夠連續征服珠峰和K2,已經足夠說明了她的性格有多外向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才終于散了,曼妮還要趕回到港島去,據說明天還要上班。
和曼妮見過面后,深城的事情很快結束,陳牧他們這一行人又去了武城。
他們在武城的選址也沒有任何問題,基本上過去看了看以后,就可以簽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