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投和金匯投資雖然剛才在會議上是站在一起的,可他們私底下卻并不屬于一撥,陳牧有意把他們所入住的樓層分開,所以進了酒店以后,他們就各自分開了。
金匯投資和金杉投資倒是住在一起的,劉戈拉著于明說:“老于,你給我交個底,二十億的估值能不能談下來?”
于明想了想,說道:“盡量談吧,今天的情況你也看到了,牧雅林業那邊的立場很硬,估計不好談。”
劉戈皺了皺眉:“明明是求著我們要錢,可態度卻這么硬,這有點不像樣子啊!”
“老劉,牧雅林業本身是不缺錢的,只不過為了讓小二鮮蔬將來的發展,他們才同意分拆,然后進行融資,這一次是一個機會,一定要抓住。”
微微一頓,于明又說:“我和陳牧打交道很久了,這小子是個很有本事的人,年輕氣盛,硬氣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就是覺得如果按照他的估值來弄,這一次的融資可就沒什么價值了。”
劉戈搖了搖頭,有點不理解的說:“我今天和那小子接觸了一下,雖然他在接人待物上沒有什么問題,可除此之外……感覺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了。”
作為投資人,每天接觸的大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
畢竟能把項目做出來,去拿他們的投資,沒有一定的實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劉戈的眼界也高得很,對于“有本事”的理解也和尋常人不太一樣。
他之前和陳牧友好交流,其實主要是想和陳牧接觸,了解一下這個被投資人。
在投資圈里,一直有這么一句話,他們投資的其實是人。
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同樣一件事情,能力強的人就是會比能力弱的做得更好。
所以有些事情能力強的人能做成,能力弱的人卻不一定。
劉戈很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雖然他看過陳牧的背景資料,知道陳牧身上發生過的許多事情。
可他以今天的接觸來說,覺得陳牧不過中人之姿,和他從前見過的一些很優秀的人相比,真是不太出挑。
所以,這讓劉戈連帶對小二鮮蔬的項目都看低了一線。
于明說道:“你才剛和陳牧接觸,對他的了解還不夠,不管他是什么樣的人,也不管他的能力怎么樣,和他接觸了這么久,我只知道他是能做成事情的人,這一點請你務必相信我。”
劉戈點點頭,沒說話。
作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凡事他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會盲從。
這樣的性格,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偏執。
雖然他很信任于明,可是對于看人這一點,他還是愿意保留自己的看法。
陳牧給出的估值太高,這讓他覺得這個年輕人太貪心,觀感并不好。
倒是金匯投資和國開投方面,對于陳牧的估值,并沒有那么多的抗拒,他們想做的只是盡量談,不會心生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