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里,紅襖軍水師在河道上,以主炮長達十里的射程,對蒙軍沿岸所有設施進行了毀滅性的一次打擊。
蒙古軍各部不得不退縮到了運河以西,二十里以外的地方。
這種行為,讓蒙古各部將領都認為這是在為紅襖軍登陸做準備而清場。
然而艦隊剛剛停止,北朝館陶地區傳來消息,大批紅襖軍從四面涌聚而來,小小館陶城,都怕是要擠不下了。
“這里不過是佯攻,館陶才是他們的要登岸的方向!”
伯顏下意識得出這個結論,然而事情真的如他所想的那樣么?
事實證明,蒙古方面的猜測的確是錯的。
那些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的紅襖軍,實則是各地預備營趕來換防的,瞭望臺,兵站需要有人守著,即便兵力只是原有的三分之一,但也勝過沒有。
軍隊要在一個地方統一集結,但大名府已經容不下這么多兵力了,附近的館陶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蒙古完全被楊浪的這頓操作忽悠住了。五萬精銳騎兵當即出動,北上館陶突襲,要趁近日紅襖軍渡河未穩之際,以騎行掃蕩之。
只可惜他們完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五萬精銳騎兵趕到了館陶一線時,真是有了卵蛋的紅襖軍,僅有對岸的瞭望臺依舊高聳,河道上稀松的水師還在巡回。
“上了賊軍的當了!他們不在館陶登岸,是另一處,還是在大名府,我們分兵了,中計了!”這五萬精銳騎兵的統領高呼,當下十萬火急的帶著人往回趕。
“但還能愿來得及!”
五萬精銳連日奔襲,剛抵達館陶,便又拼命往回折返。
然而,當他們累的人仰馬翻回到魏鎮之時,才豁然發現一片祥和,根本沒有什么紅襖軍強渡。
伯顏也是一臉懵逼,這怎么可能?
紅襖軍不在魏館陶縣也不在魏鎮?
怎么可能?!
也就是在這時,有遠方斥候來報,“東南方向出現大批紅襖軍,于運河岸側安營扎寨…”
“無論是魏鎮,還是館陶,都是疑兵之計,他們居然是要在魏縣西岸登陸!
那里方圓數百里沒有城池,無一處可依托的據點,他們這是要野戰?”伯顏疑心重重。
“野戰我們還怕他們不成?我們足有十萬鐵騎,足矣橫掃三四十萬漢兵!
他們舍近求遠,放棄了守城與火器,真是找死!”有蒙古將領咧嘴大笑。
“主動總比被動的強……
全軍聽令,南下魏縣對岸尋機與紅襖軍決戰!”
伯顏這是放手一搏,這場仗打輸了,自己的下場不會改變,但如果贏了呢?
一雪之前所有的恥辱!
這是一場冒險,所以更需要謹慎!
這點伯顏還是駕輕就熟的,他以七名漢人世候為先軍,統領十萬步軍先行。
十萬蒙古精銳騎兵居后,方凌帶著自己三萬部下為左翼,右翼是三名世候的兩萬合軍。
十萬蒙古精銳騎兵速度最快,最精銳,卻被十五萬漢兵包圍著。
這當然有伯顏的許多小心思,即便損兵折將到了這種地步,但實際上戰死的主要是色目人,被俘虜的主要是漢人,蒙古的兒郎們,絕大多數都活的很好。
只要保證蒙古本部損失不是太大,蒙哥這位蒙古大汗,就能讓自己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