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德,郭靖,百里徒,史天澤等一眾人,一邊在城頭觀風景,拿著紅襖軍水師帶來的望遠鏡這等新奇玩意觀看蒙古軍情,一邊談論接下來的規劃。
諸將都同意乘勝追擊,出城趁著蒙古撤兵,狠狠的咬上一口,取得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
但這個方案,卻遭到了楊浪的直接否決,主要是眼界問題。
將領們還是局限在華夏疆域之內,想要一勞永逸的把蒙古大軍消滅掉,以絕后患。
但楊浪想的更長遠,蒙古其實已經不足為慮了,此時的蒙古不再是自己的對手,而是手下一枚可供驅馳的棋子。
再者集中在襄陽城的二十萬大軍,不是自己的嫡系,他們的武器仍舊是長槍短劍,對擁有數十萬精銳騎兵的蒙古鐵騎對戰,還是劣勢。
就算能贏,也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成果。
“諸位都是我的臣子,你們的士兵都是因我而戰。
我寧愿晚一些摘取這些果實,也不愿你們的部下受損,野戰我們討不到太大的便宜。”楊浪對眾人如此一說,便再無異議了。
一隊蒙古騎兵,約有十余騎,皆白馬,著素縞,緩緩抵達襄陽城下。
臨近那顆人頭數十米,他們下馬步行,居然模仿漢禮,扣首迎尸身。
“漢家有言,死者為大,也有說百善孝為先,也有說落葉歸根,也有說死得全尸!
還望北朝國主,能把可汗的頭顱還給我們。”領頭的果然是忽必烈。
這廝,居然用禮教來壓自己……
“不知死活的東西,你可知我若取你人頭,便如探囊取物!
胡種蠻類,請了兩個先生,滿嘴的倫理道德,真是笑話!
忘了你那條手臂是怎么被扭下來的嗎?!”楊浪怒聲,傳蕩四野。
“局勢已經落定,我蒙古敗落了。
如若國主能把可汗的頭顱還給我們,我即刻帶著身后三十六萬大軍離去,退往北方,一直退到草原上!
如若國主不愿,我身后三十六萬大軍將會發動最后的死攻,魚死網破!”
楊浪笑了,對著忽必烈回應:“你們要走,我絕不攔著。你們要攻,那便放馬過來。
人頭我可以還給你們,但我有個條件。
你們軍中,應該還有七八萬的漢兵吧,留給我,把蒙哥的人頭換走。”
忽必烈一愣,居然不知如何作答,除了自己留在草原上的部眾,就數這些漢人世候對他最忠心了。
“今夕何夕,都要回草原了,忽必烈。你沒必要再裝下去了。
在中原他們有天大的用處,到了草原上卻不會有絲毫用處,還會成為你們的累贅。”楊浪引導起來。
忽必烈點頭,毅然道:“好!”
繩子被砍斷,蒙哥的人頭跌落城下,被一眾人等接住。
“你我口頭承諾,君子協約,若有絲毫違抗……”說到這里,楊浪笑而不語。
忽必烈卻打了個個冷戰,回想起了當初被楊浪千里大追殺的經歷。
忽必烈拱手行漢禮,以示感謝,將離之際,楊浪突而又道:“送你一句話,
能跑多遠,便跑多遠,或許還能活的長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