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見過國主!”
老將軍健步如飛,上前拱手行禮。
“將軍得我數年苦修之力,真是越發的年輕了。”楊浪調笑,卻也是在敲打。
老頭兒,你這會兒是光彩了!可你不要忘了沒有我的幫助,估計你墳頭草都半人高了。
“救命之恩,再造之恩,孟珙怎敢忘懷?”老頭趕忙說。
楊浪直入主題:“孟將軍邀我前來,想必不僅僅是敘舊寒暄的吧。”
“自然。而今蒙古敗北,中原光復,南朝北朝并立,我也是想與國主談論今后兩朝之事。”孟珙說著,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在止兵休武的情況下,依我看,南朝北朝并立,并非是什么壞事。
二者可以相互競爭,時時刻刻存有危機感,從而促進兩者共同進步。”
楊浪笑了,“止兵休武?將軍在河西怕是還沒收到消息吧,宋廷已經率先撕破了條約,趁我后方空虛水陸并進,我淮陽楚州已全境淪陷。”
“什么?!”孟珙大驚,而后猛地跺腳,“不知死活!”
宋廷,真的是不知死活……
“將軍想要的,已經不現實了。接下來輪到我說了。
宋廷覆滅無可避免,不出半年,我便可全取宋疆。
只是為免生靈涂炭,還望將軍能站在歷史的正確一方。你比誰都清楚,宋廷已經不可救藥,今日我不摘了去,來日也會有旁人…”
孟珙不語,寂靜默然。楊浪這是來勸他投誠的。
“將軍以為,爾等宋將抵擋的住我手下雄兵嗎?
蒙古百萬大軍為我運河防線消磨殆盡,若非如此,宋廷早已覆滅!
若無我搭救將軍,并指出青海通途,川蜀還守得住嗎?我為的,是川蜀百姓!
若無我調動各方策應襄陽,襄陽城怕是早就破了吧,我為的是什么?還不是襄陽身后的荊楚大地,萬千子民?
還有淮河防線,我方水師一力承當,屢次擊潰蒙古南下入侵宋廷的部隊!
看看吧,宋廷就這這樣報答我的,水陸并進,一路淪陷淮陽楚州,一路直犀膠州!”
楊浪頓了口氣,又道:“今時的紅襖軍,早已壯大!除卻原本的三十余萬陸軍,十萬水師,新收納北軍三十萬,南軍十萬。
宋廷中我廣布眼線,要取何地,就如探囊取物。
將軍如若作難,不如按兵不動,暫時觀望數月,到時你自己知道應該怎么做。”
“好。”孟珙道。
……………
……………
當楊浪回到襄陽城,早已有數人不遠千里趕來,等著楊浪了。
分別是金輪法王與他弟子達爾巴,另外還有李莫愁等。
“法王,你與達爾巴均是藏人。我有意收服青海吐蕃諸部,爾等有何建議?”楊浪拋下問題。
金輪法王上前,“吐蕃確實曾經強盛過,昔年還與唐朝爭鋒。
只是后來大食國東進,一場大戰夠,吐蕃慘勝,數百年也未恢復生機。
已經沒有什么進攻性了,主要是是宗教問題。
如若主上能如蒙古的涼州王一般,在尊重他們信仰的前提下收編,相信一切都會非常簡單!
而且,達爾巴本是吐蕃一族當中的大土司長子,有部眾十余萬,相信對主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楊浪點頭,“此事交給你們師徒來做,盡快達成。
吐蕃諸部若歸降于我,第一不追究從前跟著蒙古為虎作倀。
第二尊重他們原有的信仰,宗教自由。
第三我會給他們輕徭薄賦的優待。
第四,你們師徒二人都會得到重重得封賞,記住不是重賞,而是重重的封賞!
我欲以藏人治藏,藏地,其實還是缺個州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