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家族的各方勢力,縱然心頭有著萬般不愿,還是通過了忽必烈的提議。
“我們有一年,十二個月的準備時間。前三個月把所有的漢人聚集起來,在豐州同他們交涉,中途不得虐待這些驅口,否則漢主恐怕會提前發動進攻。
第四到第九個月,一切全部收拾妥當,開始向西遷徙。
至我們約定的第十二個月期限時,我們要將所有部落遷徙到瓜州以西的地域…”
這是一場大遷徙,也可以說是一場大逃亡,逃避一場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
然而他們的這場遷徙,卻將會是沿途所有區域種族的一場滅頂之災。
…………
…………
豐州。
這座長城以北,坐落在黃河北段小支流上的小城。
驟然變得人生鼎沸。
兩百多萬的漢人被放還,陸陸續續抵達這里,進行登記,而后再紅襖軍的統領下進入依次進入長城以南,分撥,統一進行安置。
安置在長城沿線,那些荒蕪了不知多少年的地域,重新開墾。
其中超過百萬人,都是被放到了銀川,河套,東勝州三塊塞上平原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特殊的驅口,則送達了豐州,忽必烈麾下的漢人軍團……
形勢變了,他們看的請形勢,絕大多數漢人將領都選擇了南下歸正,只有少數死忠忽必烈的漢人將領,選擇跟隨黃金家族向萬里之外遷徙…
“歸正的漢軍,有十萬,分歸八個世候統轄,還有不到兩萬人死忠忽必烈跟隨著向西遷徙了。”黃藥師向楊浪匯報。
“人各有志,愿意西去就西去吧。”楊浪道。
如果那些人留下,楊浪至少可以讓他們過上比現在好些的日子。
但他們沒有,而是選擇向西,踏上了那條被楊浪布滿了陷阱的西行之路。
除非半途而止,脫離那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所謂驅狼吞虎,所謂隔岸觀火,所謂鷸蚌相爭……
這場局,在最開始便開始落子,終于要啟動了……”
楊浪感觸良多,這么多年撒下的那張大網,終于要收了。
時日將近,楊浪把北方諸事交給了黃藥師主管,自己則是要趕回洛陽,準備他的那場登基儀式。
…………
…………
洛陽。
洛陽早已經殘破,但畢竟曾經輝煌,規格還在。
作為新首都,楊浪只是命人簡單修繕,做了一番規劃而已。
所謂的皇宮雖大,卻比當初即墨行宮還要樸素。
楊浪的登基大典也不是在這座洛陽城內,而是城外寬闊的四野當中。
那里是數萬士兵勞作數月,若堆砌的一方巨大的高臺。
兩側有恢宏的御道,洛水殤殤……
“啟奏主上,從山東存糧已經盡數北調,但恐怕也撐不過幾個月。”
“那就從南方調歸,實在不行就從扶南那里去買,塞上那幾百萬人絕不允許凍死一個,餓死一個!”
“諾!”
楊浪無奈的扶住了額頭,歸正的那幾百漢民的口糧,可是把他給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