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某小區,楊浪陪著老娘和妹妹楊敏吃著晚飯。
桌上的菜就四個:青椒炒羊肉,素炒油麥菜,麻婆豆腐,大盤雞。
大盤雞配皮帶面,是西北邊疆人最常見的聚餐選擇。不管是家里來客人,或者同事朋友間的聚會,用大盤雞招待絕對不掉價。
楊浪面前的雞骨頭,已經堆成了一個小山。老娘因為身體原因,不喜歡這種油大的菜,老妹則是更喜歡那盤青椒炒羊肉。
所以,這大盤雞和皮帶面就成了楊浪的任務。
感覺肚子已經半飽,楊浪端著一杯茯磚茶問楊敏“你已經高三了,想好考哪里了么?”
“不知道!”楊敏筷子夾著一片羊肉,撇了撇嘴。“我的成績也就那樣兒,你指望我能考多好?”
“還有一年!”楊浪說“努力一把,好歹考個本科吧?我當初家里要是有現在的條件····”
“燕大和復旦都考上了!”楊敏搶答完不耐煩地說“你說了好多回了!”
老娘在旁邊吃著素菜,看著女兒把兒子懟了,勸說道“你哥說的沒錯,努力一下,考個好點的學校!”
“我盡力吧!”
“不是盡力!是必須!”楊浪說“最好考到內地去。西北的節奏太慢了,對人的提高不是好事情。”
“我們當初都說要沖出‘新西蘭’(新疆、西安、蘭州)”楊浪看著妹妹,笑了笑“我沒做到,希望你能做到!”
如果在一年前,楊浪對這個妹妹恨不得掐死!他上高中的時候,家里還沒有買房子,在城鄉結合部的一個集體企業的家屬院租房子住。
那種地方,能有什么好的氛圍么?大部分人都是賣苦力的打工族,不是做裝修就是做建筑,還有的就是靠著出租房子為生的本地土著。
那個時候,既沒有錢上補習班,也沒有錢讓他選擇一個好的學校,一切只能一切靠自己。
他的那些同學在假期可以去學外語,可以去學散打,他呢?只能在家里漫無目的的看電視,偶爾去趟七八公里外的新華書店。
好在,他還比較爭氣,考上了一個二本院校。不過,那也是二本中靠后的存在。
楊敏就走運了。他上高中的時候,楊浪已經大學畢業,家里的經濟也好了起來。那幾年老爸做了幾個比較大的工程,家里買了房子,買了車。楊敏的成績再差,也能給她掏50000塊的擇校費去重點中學。
不過可惜,學渣就是學渣,進了好學校也沒有提高多少。
原因很簡單,他們那個班,全都是和她一樣的學渣組成。雖然用的是重點學校的資源,可是學籍全部掛在另外一個普通的中學,這是兩個學校高層達成的PY交易。
對于楊敏的學渣屬性,楊浪沒少跟老娘吵架。在他看來,這都是因為老娘的溺愛造成的。再加上掏5萬塊上重點,還有每學期3000多的千葉培訓費,他心里不可能沒有疙瘩!
不過現在···他已經穿越了好幾個位面,實際年齡已經快200歲了。對這些兄妹間的矛盾,也都看淡了。
“那就去四川吧!”楊敏說“反正我們就是四川人!”
“不過呢,你最好在蓉城附近。”楊浪說“這樣好歹還有個家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