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風起!~!~”
萬人呼嘯,震天動地,八荒肅然。
眨眼間,有數十匈奴騎士沖了過來,都是各自部落中的佼佼者,軍中能征善戰者。
面對對方,有秦軍中也有數十名義渠騎士主動要求出陣,卻被楊浪阻止。
“無我軍令,任何人不得出陣!”
緊接著,兩軍陣前一場廝殺開始了……
共計三十多匈奴騎士,眨眼的功夫,便已經全部盡數倒下,他們死狀慘烈,或被砍掉頭顱,或被劈成兩截……
楊浪被濺了一身的血,卻如同一尊戰神,橫亙在兩軍中間。
“大秦萬勝!!~
大秦萬勝!!~”
此一刻,秦軍士氣攀升到了頂點。
也是在此時,頭曼單于放棄了楊浪,伸一根手指,向前方,示意攻擊!
一根手指,便是一萬人!
萬騎雷動!
向著秦軍大陣發起沖鋒,萬馬奔騰,塵土飛揚,大地震動。
楊浪火速歸營,加入車師當中。
這一仗,楊浪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能否擋的住匈奴的第一波沖擊至關重要。
如若能擋的住萬騎的這次沖擊,那就算穩了。
萬事開頭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只要第一次匈奴不能成功,接下來就很難了。
楊浪擺下的這個陣列,二十高臺練成拱形,背靠大河,占地其實很小。
匈奴一次萬騎沖鋒已經相當勉強了。
這個陣勢,實際上是楊浪借鑒后世卻月陣,并結合秦軍的實際情況與自己的新意而成。
劉裕曾以兩千步軍擺下卻月陣,大敗三萬胡人鐵騎!
楊浪同樣有些豐富的軍事指揮經驗與萬夫不當之勇,現在楊浪手中的軍力是劉裕的五倍,面對的敵人同樣是五倍!
劉裕能夠大敗胡人鐵騎,楊浪不求大敗,但對于穩住陣腳,固守待援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因為秦軍陣地太小,一萬匈奴騎兵也不得不分成了前后兩部,各五千騎,先后沖擊。
嗖!!~嗖!!~嗖!!~
五千騎兵首先迎來的,是高臺之上弩手的連番射擊,鋒銳的弩箭,能夠輕而易舉的刺入匈奴人的身體內!
大秦弩箭是超越時代的三面等邊流線體箭頭,只要碰到,非死即傷!
在短短時間內,高臺上兩千弩手,至少射出了兩萬多發弩箭,五千匈奴騎兵死傷過半,僅有千余沖入陣內。
車師,騎兵共計五千人,在楊浪的統領下按兵不動,僅僅擠在一角。
因為區區千余匈奴騎兵,實在不值得車師出動。
大秦軍陣最中央處居然是空的,沖進來的匈奴人不敢相信………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等待著他們的空空如也,緊靠的河岸上,一艘艘樓船緊密排列,滿滿的弩手…
最終,五千匈奴騎兵全軍覆沒,沒有僥幸。
楊浪甚至來不及派人打掃戰場,因為第一個萬人騎后面的五千騎兵已經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