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他們的農田,變成我們的草場!”這是北方歷代崛起的游牧民族共同的口號。
……………
……………
天亮。
匈奴大軍再次集結!
在數日的準備后,頭曼單于終于決定發起新一輪的攻擊。
秦軍弩箭,對騎兵傷害實在太大了,這讓匈奴高層不得不思考新的辦法。
當年的李牧,就是以鋪天蓋地弩箭,加上厚厚的步兵方陣收割掉了匈奴十多萬騎兵的性命。
“不能重蹈覆轍啊!”這是匈奴高層共同的擔憂。
“過去了幾十年,我們的騎兵還是那樣,可秦人的弩箭已經更為精良,比趙國的還要強上很多!”
“我們的骨箭,遠距離確實很難射透他們的甲…”
“但我們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
“這支秦軍裝備精良,如若能拿下他們,我們將會獲得大量的軍事物資!
等我們草原上的戰士也穿上秦人那堅實的甲胄,用上鋒銳的銅箭,秦人怎么可能還會是我們的對手?!”
……………
……………
匈奴的攻勢開始了,他們派遣出了一支特殊的騎兵。
他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獸皮等等,想著以此能夠稍微防御一下秦軍弩箭。
如若是骨箭或者石箭頭,或許還有點用,但他們面對的是金屬箭頭………
除此之外,每人在馬上,都舉著一頂碩大的“盾牌”……
這盾牌,就是頭曼單于的準備結果,砍掉了許多胡楊。
馬上騎兵從不用盾牌,但為了抵御秦人的弩箭,頭曼單于也算是別出心裁了。
頭頂盾牌騎兵的總計約有五千左右,他們分成兩道洪流,在秦軍三座弩箭高臺之間,入陣!
刷!~刷!~刷!!~
高臺上的弩箭,如同雨點一般飛落,匈奴騎兵頭頂大大的盾牌,傷亡的確大大減輕。
但他們的馬兒卻沒有大盾,匈奴人頂著大盾從馬上摔落,兩兩三三舉著大盾靠在一起繼續向前推進。
馬兒已經載著他們抵達了預定位置,接下來沒了馬匹的騎兵,就要靠大盾來保全性命了。
他們舉著盾牌,還在不斷往前推進,因為大單于的命令就是要他們深入秦軍陣中,搞清楚秦人陣法的究竟。
并且依靠盾牌,在秦軍陣里立足腳跟,以便里應外合的破陣。
楊浪就深處其中一座高臺之上,他拿起一把三石強弓,張弓搭箭。
“咄!”一面盾牌被射穿。
“咄~”又是一面~
“咄~”
一支支的三棱破甲箭洞穿了匈奴人的木質盾牌,接連射殺十幾名匈奴騎兵。
“盾牌都是木頭的,弩箭蘸油!”楊浪放下弓箭下令道。
下一瞬,從高臺射出的弩箭便盡是帶著火苗的了。一時間,匈奴人痛苦不已,只能舉著著火的盾牌擋箭。
當他們全部穿過高臺進去陣中時,已經沒有幾人還在馬上,匈奴輕騎全部變成了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