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又怎么樣呢?
面對大秦虎狼之師,不過歪瓜裂棗,被一頓狠削。
數月來,祖龍的口腹之欲大漲,那可真是,吃嘛嘛香……
初時嬴政任楊浪為都尉時,還頗有非議。蒙恬把云中指揮大權交到楊浪手中時,更是如此。
但現在,絕無人再敢說什么了。
戰役詳細,來龍去脈,皆在嬴政的桌案之上。
“蒙恬一如既往的讓朕滿意,王離也已經達到了朕的期許。倒是楊浪,朕的金池勇士,朕的蕩匈都尉,才是最大的驚喜。
原以為他會是宰輔之才,國之棟梁,卻不想亦可揚威沙場,真是文武全才吶!”
在嬴政心里,年輕的楊浪簡直就是武安君白起與百里奚的結合體。
大軍還未歸來,仍駐扎在北地。
但嬴政已經寫了份親筆手書,發往了云中。
……………
……………
“陛下的旨意如何?”剛從九原歸來的王離向楊浪問道。
因為投緣,王離早已和楊浪稱兄道弟,交情菲淺。
但凡是個名眼人,都能看得出楊浪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陛下問我之后的打算,是愿駐守北疆,統領大軍。還是歸朝從文…”楊浪道。
“歸朝也好,在陛下身邊,最接近權利中央。北地寒涼,而且統兵數十萬,……”
說道這里,王離不由頓了頓,才說:“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木秀于林,風必崔之。
我與蒙恬,還有李信,能身居高位要職,自身實力雖然很重要,但也是因為有些背景的緣故……
楊浪,你雖得陛下信賴,但那……”
楊浪笑著點了點頭,“你的意思我明白,所以,我不會留在北**掌大軍,也不會留在陛下身邊。
其實,我已經給自己找了塊地方,并奏給了陛下…”
……………
……………
咸陽,秦王宮殿。
“李斯,你來看看,念念!……”
楊浪的竹簡,被嬴政狠狠甩在了地上。
嬴政異常的生氣……
李斯小心翼翼撿起,雙手端著,開始念及。
“小子年幼,軍中,朝中俱無根基,驟登高位,伴帝身側,雖光華萬丈,卻也太過顯露鋒芒。
楊浪,愿穩扎穩打。
匈奴已弱,東胡仍舊猖獗,大秦有四十八郡,其中又有燕地八郡,臣懇請陛下調臣東北,主理燕地一郡之地…”
“陛下,木秀于林未必太好,楊都尉乃是聰慧之人,自知需要打磨,不妨便將其調往燕地,對抗東胡…”
面對李斯的勸諫,嬴政無奈的應下了,“既是寶玉,便只能精雕細琢了…”
……………
……………
同歷史上一模一樣,六國遺民有三萬戶,十多萬人被遷徙北方的云中,九原,以及西套平原。
始皇帝在云中設云中郡,九原設九原郡,西套平原則設為北地郡。
另有上郡,囊括整個河南地,數十萬的奴隸與民夫已經開始北上,修筑長城……
補上河套地區最后的口子。
起始臨洮,終至朝鮮,這萬里長城,以此以后兩千年怕都再也尋不到能比肩的建筑了吧!
蒙恬與王離留在了北方,他們統領大軍,開始修建馳道,長城,移民,開田,守邊……
還有諸多都尉也都留在那里。
僅有一人被始皇帝召回,自然是蕩匈都尉楊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