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上谷郡以北,方圓五六百里。實際上,這五百里不僅包括上谷的北方,還有漁陽和代郡。
是大約兩三個上谷郡的面積!
統計的牧民數量呈交上來了,上谷郡內燕趙牧民共僅有兩千戶。
楊浪采取強制性措施,讓他們遷出長城以北,在那里放牧,作為補償,每戶都能得到五頭羊的官府補償,且每年五百錢的獎勵。
楊浪給他們的定位,是軍戶,給他們發放武器,并提供軍事訓練。
這片被楊浪肅清且已經真空的地區,如若自己不去占據,很快就有別的游牧部落遷徙進來。
與其如此,還不如成為楊浪的專屬牧場與騎兵部隊基地,為自己提供戰馬與騎兵。
除了這一千軍戶外,楊浪還把手中僅有的兩千騎兵也調到了草原上,南一部,北一部,各領上萬牛羊,自行放牧。
在這片區域里,北方是大漠,南方是長城,楊浪在左右兩段各放置了騎兵兩部,才能真正的高枕無憂。
可以這么說,楊浪的地盤擴大了一倍不止!
現如今楊浪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雖然對外已經擴充了一片草原,但對內還有相當大的開發程度。
首先就是開田!
代田法,這種漢朝才會出現的方法被楊浪提前拿來用了。
上谷郡可貢開墾的地域非常廣泛,楊浪以兵開田,兵貴神速……
新開墾的兩萬畝耕地一半由士兵接手屯田,另一半分給了無地貧民,作為代價,他們只需要在稅收的基礎上,每畝地多交十斤糧食便可。
單是這一項措施,楊浪就已經贏得了上谷郡貧困苦寒人家的心。
放牧,開田,二者都非常重要,但還有一件事與二者同樣重要,甚至分量還要再多一些。
出礦!
在出長城之前,楊浪就派出了百多人秘密搜索礦山。
現在,終于有了消息。
后世張家口的赤城鐵礦礦,足夠支撐的起楊浪的野心了。
放牧與開田皆是公開,始皇帝知道,世人知道。
但出礦之事,楊浪卻做的極為隱秘,把控的很嚴,此時軍中也不知曉。
由楊浪楊浪謀劃,定局,而后交給手下的死士運營。
至于人手,便是從草原上俘獲的一千多民男奴隸,他們已經被盡數閹割,并且一日一餐,已經把這些草原上的狼群,餓成了骨瘦如柴的哈巴狗。
人都是有強烈的求生欲的。
發現的礦在密林高地當中,這更為隱蔽消息提供了絕好條件。
兩百死士押送著一千奴隸抵達礦地,首先要做的便是在這里監造上一座基地。
伐木為房,一排排整齊而又簡陋的木房被建立起來,兩百死士與奴隸都住進了去。
百人一大隊,十人一小組,每天都會給他們固定的勞作任務,如若達不成,等待他們的將是皮鞭與毆打,寧死不屈者則會直接死掉。
數個礦眼打好,開始源源不斷往上送,冶煉作坊爐火不斷,熾熱的鐵汁,最后澆筑,敲打,成為楊浪需要的武器。
這是一個集采礦,冶煉,鑄造為一體的復合型基地。
當然,為了基地的發展,楊浪動用了一些手段,從沮陽城里連坑帶騙搞出來百名手藝人,有的能下礦,有的能鑄造兵器,有的是木匠……
他們被盡數帶到了深山老林的基地里,每月定期會給他們的家屬發放銀錢。
這些匠人,將會基地里是各個項目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