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浪看向金科,說道“金科,你說說看?”
金科說“莫非是藥材?”
楊浪喝了口紅酒,說道“風水上講究‘山主人丁,水主財’你覺得那里的水最多呢?”
“當然是海里的水最多了!”金科脫口而出。
“楊兄的意思?”戚繼光若有所思“海上的買賣最掙錢?”
“呵呵!”楊浪歪著腦袋看著戚繼光和金科“你倆才明白啊?”
“就這么一個瓷盤子!”楊浪指著面前的盤子說道“在泰西,可以換成同樣重量的金子!”
接著他用手握成拳頭“就這么一把胡椒,在威尼斯可以換成同樣的金子來!咱們大明,絲綢只要你有錢就能穿,可是在泰西,一個手下有幾百萬人口的君主都穿不起。”
“這是為何?”戚繼光問
“因為禁海!”楊浪道“大明的物產送不過去!”
“至于陸地上,突厥人的后代在西域蔥嶺以西大概8000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叫做奧斯曼土耳其。他們的開國皇帝據說有成吉思汗的血統,在咱們成祖爺時期還打算入侵大明呢!不過,他在越過蔥嶺以后就病死了,他的兒子為了皇位火拼,入侵大明的計劃也就此作罷!”
“奧斯曼土耳其對過往他們國境的商人征收重稅,我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還有天竺國的香料在泰西各國都成了奢侈品。胡椒在泰西的宮廷里,地位相當于咱們的,龍涎香!”
“當年我的祖上跟著三寶太監下西洋,一是為了追繳建文余黨,而是為了宣慰西洋諸國確立大明的宗主國地位。”楊浪端著酒杯,停住了嘴巴。
金科聽著正在興頭,結果楊浪停住了,于是催促道“楊先生,繼續說啊?”
“對啊,楊兄!”戚繼光問道“這下西洋,和本朝禁海還有倭寇之間的關系,還請楊兄解惑!”說著他端起酒杯“我戚元敬,這里謝過了!”說罷一口喝干。
楊浪寫著眼睛仿佛看土鱉一樣,說道“這葡萄酒,現在喝著香醇甘甜,后勁可大著呢。明天早上你頭痛不要怪我!”
“自然不敢!”戚繼光說道“美酒當前,喝了再說。”
楊浪夾了口菜,吃下后說道“鄭和下西洋,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南海和天竺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從表面上看,鄭和船隊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蕩蕩,但從實質上看,卻是“孤帆遠影”,它的后面沒有,也不許跟隨民間海商的船隊。明成祖不許沿海軍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國”,一再下令“仍禁頻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嘗禁其往來”、“禁頻海民私通海外諸國”,對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貿易,下令“嚴禁絕之”。嚴厲的海禁危及沿海居民的生計,[而且導致在停止國家組織的鄭和下西洋活動的同時,海洋也被封閉起來了。亦即,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滿足,一旦他們聽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從國家層面到百姓層面,徹底地封鎖了海洋。
“然而,事情沒那么簡單!”楊浪說“三寶太監的船隊在和各國交往的同時,也進行著貿易,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愿、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為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