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浪走下馬車,伸手相扶:“讓你久等了,陛下起了玩興,非讓我去解那九連環,耽誤了些時間,讓先生久等了…”
陳平抬頭,他有些不敢相信,他們所謂的主公居然如此年輕,竟與嬴政如此親近…
莫非,是隨巡的哪位公子?
似乎一眼就看穿了陳平的心思,楊浪道:“我不是什么公子貴族,而是正兒八經的武侯,行伍出身。
你如若想要享樂安逸,我勸你留在陽武,做我的一枚暗樁也是不錯的。
但如若你忍得住苦寒,想去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可以跟上我。
對了,我叫楊浪…”
“蕩胡都尉,武侯楊浪!”到這一刻,陳平才知道他的身份。
“平,愿效死勞!追隨主公,至死方休!”
時間不缺千里馬,缺的是伯樂,絕大多數的英雄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楊浪給了他莫大的恩德,還愿意重用他,這是求之不得的,況且武侯楊浪的威名………
“想好了,就收拾收拾居家遷往漁陽吧,那里有個叫蕭何的人,會接待你。”楊浪笑了。
“謹遵!”
登上馬車,楊浪離去。
天下大亂之前,華夏之內,楊浪只能經營上谷漁陽兩個邊郡,再多,就說不過去了。
所以,只能把精力放在域外。
安東城,以蒙武為都尉,向四方延伸,草原九部,扶余舊地,那些山中野人,還有仍舊支楞的高句麗…
控疆兩千里的地域,面對如此復雜的情形,也只有把張良放上去給蒙武搭伙,楊浪才能安心。
至于東胡舊地,楊浪將會設立十余小城,監察之。
但有風吹草動,東遼單于與西遼單于的騎軍就能撲殺上去,以夷制夷,最是簡便。
楊浪預期第一步,要在域外設立三個大城,以這三個大據點為中心,統轄諸多小城。
其一是安東,其二就是龍營,龍營控制東遼,西遼兩部,以及已經依靠投誠的二三十個歸義部落,控疆土近三千里。
其三還未設立,楊浪給他起名為北庭…
建立在舊匈奴與東胡的邊界上,控制的疆域將會更為廣袤,楊浪絕得,完全可以把陳平放上去,再配給兩個武將…
……………
……………
“蒙毅,你說朕一統華夏,讓他們不在蒙受戰亂,又修剪長城抵御外族,書同文,車同軌,消除隔閡,用盡一切想要九州同風……
他們,怎就總想著反抗?”嬴政呢喃,前方不遠就是博浪沙…
“人各有志,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強行以外力擊破之,自然會讓他們生出抵抗之心…”易小川回答。
“臣不以為,陛下所行之事,于尋常百姓有益無害,最多也只是有些不適應而已。
真正心懷不軌的,是那些六國貴族,與輕俠游勇,前些貴為王卿肆意吸食百姓血食,世世代代富貴,而今失去了一切,與百姓同等,他們豈能甘心?
后者沽名釣譽,天生愛冒險,喜歡造反,不事生產,不可當民也…”是楊浪回來了。
普通老百姓,只求溫飽安全。誰當皇帝,關俺鳥事!
只有那些肉食者,制人者,才會對改朝換代不滿。朝為廟堂之臣,夕為草莽之寇,巨大的心理落差下,不反才怪!
就像后世的大清,真正反抗的人在改超換代的時候已經被殺了八成了,三藩之亂死了一成,施瑯收寶島后連最后一成都沒有了。至于后面的那些,基本上都是些鄉村士紳,在雍正搞攤丁入畝的時候才起了反意。
因為要交稅了啊~~~那可都是士紳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