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
大地猩紅,盛夏之際的草原上的芬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血腥。
昨夜那場戰斗,堪稱慘絕人寰…
兩支騎軍一前一后襲營,無數的帳篷被點燃,化成火海一片。
最初烏孫人還勉強臨時組織起了小股對抗,但每一處對抗都湮滅在了弩箭之下,而后被鐵騎踏成湮粉。
他們放棄了,惶恐外逃,卻被守株待兔的外圍燕北騎軍合圍逮捕,全成了俘虜。
“主公,此戰收獲自出征后前所未有!
渡過馬匹兩萬,牛羊十余萬,清理過后可用的奴隸兩萬五千人!”屬官興沖沖的向楊浪啟稟。
“戰損如何?”
“陣亡三十,重傷一十六章輕傷五十余,總計戰損不過百。”
“傷員好生救助,陣亡著好生安葬,我們要在這里呆上一段時日,那些奴隸,都得用上…”
戰損還勉強在楊浪的接受范圍以內,如若沒有全套的防護戰甲,這個數字要攀上數十倍還不止。
近來傷亡數據楊浪一直在統計,得出的結論是傷亡大多是墜馬摔下,甚至有的是被直接摔斷了脖子,或被踩踏致死。
胡人的刀箭無法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傷害,也就斧錘能造成一些打擊傷害。
楊浪已經把這個數字降至最低,當然,他還在想辦法進一步降低戰損率。
實際上戰損的除了已經死亡的,其余大半并不會死亡,因為楊浪前無古人的在軍中開辟了軍醫系統。
每百人隊,就有一名士兵接受了軍醫培訓,為期長達一年,絕對的有用。
草原上的經驗,不能用在長城內,那里步兵才是主流,依照地勢布局,各樣兵種相互搭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絕不是虛話。
灌嬰那里有一萬材官,已經可以算是精銳了。
不過楊浪更期待的,還是韓信和彭越,巨野澤里這兩個人,能給他拉起一支什么樣的部隊?
戰俘即奴隸,他們開始被編隊,強壯的男人分在一起,力道大些的女人分在一起,半大的孩子分在一起,百人一隊,一共是一百五十個施工隊,在鞭子的驅趕下,做一些基本的技能培訓,紀律規定,為接下來建城做準備。
楊浪帶來親衛騎馬四處游躥,三五日里奔馳近千里,實地考察與按圖索驥相結合。
最終選擇在西北處大湖綿延的地帶,也是漠西水草最好的一片地域建城,為安西城。
這個地方,并不位于后世的西域,而是位于蒙古的最西北。
但這個位置絕對沒問題,這是匈奴左賢王部舊地,再次建立安西府,日后可居高臨下俯瞰西域,并且向東不足千里,便能抵達西海流域,為今后的收西海,下西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還與北海構成了堅實外圍輪廓。
地點定下來了,那就來開工。
隊伍浩浩蕩蕩的向西北開進百多里,大湖邊上停下。
這時代,房子城墻當然還是土質的,得有水,大湖邊上最不缺水,更不用說旁邊河道遍布。
有龍營城安東城在前,將士們也都輕車熟路,確定性地點,方位后,一切都開動了。
兩萬五千多奴隸,被兩千多名士兵看管著,不停勞動,五千多士兵都脫下甲,那些技術活還是得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