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出關了,宜早不宜遲,南方的項羽拖延的時間越長,他能聚集起來的力量就越大。
李斯拄著拐杖前來送行,道:“武侯此一去,天下重歸一,九州再定鼎!”
“老丞相繆贊,不過是繼承始皇帝遺志罷了。
九州經此戰亂,凋零不少,還要民坐鎮咸陽統籌民生政務呢。您外孫就要回來了,還要勞煩教導。”楊浪道。
李斯大笑:“哈哈,都是應該的。對了,那個蕭何快要入關就吧,聽說風評不錯,安撫各地很有手段,我也會傾囊相授的。
李由去了塞北,我是真的擔心啊,我要教他律令,古籍,他便喜兵法…”
“人各有志,強求不得。往后開疆擴土的仗還有的打,有的是他建功立業的時候…”
……………
……………
三萬燕北鐵騎浩浩蕩蕩出關了,一路東南向,月余抵達泗水。
韓信十萬新兵屯于此處,不遠處就是項羽大本營,彭城。
韓信,籍籍無名之輩,卻拒守如此顯要之地,距離彭城不過兩百里,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前線了。
項羽新敗,但根基仍在,楚國舊地都聽他的號令,敗退的路上潰兵收攏了十萬有余。
因為形勢逆轉,各大宗主紛紛供出壯丁,足有十五萬之數,日夜操練,以備秦人再次南下。
項羽軍分三兩部,舊部十萬卒由自己統領,攏聚集在彭城最前線。
此處距離屯軍的韓信僅有兩百里,距離東海的蒙武,也僅僅三百多里而已。
壓力最大的這個要點,項羽選擇自己來抗。
第二部由龍且統領,十萬新軍固守西邊的九江一線,算是楚地側翼吧。
還有一部五萬人,由季布統御,放在了大后方的章郡。
為何?
一方面項羽實在沒有了信心,戰敗之后的反應就是一路的跑,還聽說季布已經找到了同往南方的新路線。
更重要的還是防止偷襲,沒錯,吳越故地現在已經被周勃占領了,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那時候項羽正在倉皇敗退回來的路上。
等他回到彭城,什么都晚了,想要奪回,缺為樓船所阻斷,進不得一步!
項羽悔恨吶,他失去的豈止是一郡之地,他是失去了大后方的一角,后背暴露給了別人。
若非如此,他不但不需要分出五萬人防備著,還能從吳越故地收攏出來五六萬的新兵。
然而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楊浪處攻勢,他處守。
東面的蒙武,北面的韓信,西面的王離,南面的周勃,他已陷入四面埋伏之局。
………………
………………
“韓信,聽聞你不久前與項羽打了一仗?”楊浪下馬,在韓信的恭迎下入城。
“主公說笑了,只是固守待援罷了。”韓信回答的哇哦
“可蒙武沒有支援你。”楊浪說。他對韓信的能力是知道的,沒有點斤兩,怎么可能被呂后忌諱然后處之而后快呢。
“是屬下傳信,不讓蒙武將軍前來救援的。
我曾研究過巨鹿之戰,項羽兵行勢利,稱得上兵法大家。
我只需堅守就可,主公都沒露面呢,他不舍得付出太大的代價。
蒙武將軍若來支援,反而會給了他機會。
最終也就是討了個無趣,他也就撤兵會彭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