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章袖震中校指揮的漁灣區。”李燦答道。
話音落地便有人失聲說道:“這不可能吧,章中校可是咱們海京防衛軍里實戰經驗最豐富的現場指揮官,幾次獲得國防部嘉獎,怎么可能是他疏忽最大。”
李燦瞥了一眼開口的人,解釋道:“根據監控顯示,章中校開戰之初就放棄了炮陣和武裝運兵車,導致地穴人偷襲時根本組織不起完善的防御體系,陣地直接失守。
他也是抵抗時間最短,陣亡最早的指揮官。”
聽到這番話,不少與會參謀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顯然章袖震這個明星指揮官在海京防衛軍里的名氣頗大,大家都聽過這個名字,不太相信他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但吳作義卻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環顧四周冷冷的說道:“章袖震疏忽最大,你們覺得很意外嗎。
真是一群廢物,都已經入職參謀本部了,還不明白戰場上什么最重要。
實戰經驗、指揮天賦、后天學習的調兵遣將的謀略…這些都很要緊,但在戰場上最重要的是對戰爭的敬畏。
國之大事在祭與戎。
戰爭無論大小都是可能關系到無數人生死存亡,甚至國家存續的大事。
所以不管有多少豐富的指揮經驗、知識、天賦,踏上戰場都必須保持著敬畏心。
要知道害怕你的敵人,害怕、恐懼卻還是要頑強的戰勝,這才是一個指揮官應有的心態。
而章袖震呢,早在幾年前看他的戰例我就知道,他已經沒有了對虹橋之戰的敬畏心。
所以年初提拔區域鎮守時我才會投了反對票。
可惜以他以前的勝績,就算我是參謀總長也無法隨意褫奪他的指揮官身份,否則的話也許今天漁灣就能守住。”
年初提拔區域鎮守時,吳作義提名了一個叫李維威的指揮官,海京防衛軍副司令官趙閔則提名了章袖震。
按照以往的戰績看,本來應該是章袖震獲得提拔,但因為吳作義的一意阻撓,最終章袖震和李維威誰都沒有取勝,反倒是一匹沒靠山的黑馬取了巧。
參謀本部的參謀們個個手眼通天,當然知道這里面的曲折,此時聽吳作義趁機數落章袖震,打擊趙閔的威信,各個裝聾作啞的默不作聲,生怕惹禍上身,參合到‘神仙打架’的場子里去。
只有吳作義的鐵桿手下之一李燦隨聲附和道:“總長說的對,章中校因為早就失去了對戰場的敬畏心,這次失誤很大,造成了異常慘烈的后果。
我建議將事件整理上報,在整個海京防衛軍范圍內通報批評,引以為戒。”
吳作義聞言揚揚眉毛道:“章中校都已經犧牲了,再通報批評會不會顯得太苛刻了?”
“總長閣下,為了避免以后更多的犧牲,我感覺還是必要的。”李燦堅持著道。
“那就這么辦吧。”吳作義低頭沉吟許久,最終語調艱難的一錘定音,公私兼顧的完成了這次對政敵的借勢打壓。
而在漁灣虹橋現場,此時張角正主動找上姍姍來遲的海京防衛軍部隊,述說著自己的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