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朝日久,如今已經日暮西山,早已沒落,沒了‘統諸侯而伐不服’的權柄,只空留著所謂‘天下共主’的地位。
這樣大權旁落的現實,其實讓周人很不甘心,千方百計的采取種種辦法,力圖保持大周皇庭在各個諸侯國的影響力。
而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便是‘天下布武’之策。
即在大周帝都膏京,廣建一流水準的軍事院校,誠聘天下馳名的退役將領作為教員,廣攬諸國英才為學子。
并與各個諸侯國約法,凡入學帝都軍校的學生將自動獲得所在**籍,畢業便需返鄉從軍,任何人不得阻攔。
等于是代替諸侯國培養杰出的軍事人才,自己卻絲毫不用,以打消各個諸侯國唯恐周庭軍力復興,重獲宗主實權的疑慮。
這辦法看似大公無私,但實際軍隊里最講出身派系。
一個個出身大周軍事學院,被大周聘任的老師教導,腦袋上頂著帝都學院系帽子開始軍旅生涯的學生,成為各國部隊中、高層軍官后,多多少少都會對周庭保有善意,禮讓三份。
人數多了,大周也就維系住了對各個諸侯國的影響。
而時間越長,這一點就體現的越明顯,所以漸漸山晉、江楚、西秦這類周庭制下的大諸侯國,便不再積極向膏京的軍事院校,輸送優秀學子。
可鄭懷、登燁、刑昭、河衛…這樣的小諸侯,或者魯洋、貫蔡、庸山…這種中等國力的諸侯國,卻無法拒絕名將迭出的帝都軍校的誘惑,明知道是香餌也心甘情愿的一口吞下。
畢竟這些國家本來就沒有爭奪天下的實力,過度消除大周皇庭在國內的影響,其實沒太大必要。
反而需要通過各國‘帝都學院派’將領間的同窗之誼,結成隱性的軍事聯盟,對抗大國的威脅。
國家間因為國力差距、立場不同,形成的政治制衡之妙,就在于此。
因此在這些國家,考入帝都軍事院校,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堅持下去,私自退學的學生,乃是犯罪,不僅會變成民間輿論所不齒的逃兵,還可能被軍事法庭判處徒刑。
而此時柳家堂屋里的四名軍人,便是來調查柳金銀私自退學逃跑事件的軍官。
其中身穿紅色軍服,肩膀上帶著準尉軍銜,神情冷峻的青年男子冷杰和五官深邃,身材高挑、健美的年輕女子徐雪,乃是柳金銀就讀的帝都‘恒戰陸軍指揮學院’,學生會的干部。
身著藍色軍服的中年矮胖女中校劉鶴梅,和左手邊小巧玲瓏的年輕女少尉段曉曉,則是魯洋國海京市國民防衛軍組織司管理3處的副處長及其行政秘書。
帝都軍師學院系自始建之日起,便極為講究學生自治,學生會的權柄極大。
一般學生逃跑事件,只要不是持械逃亡或者影響極為惡劣,都是由學生會指派的干部進行處理,然后上報學校記檔便算完成。
因此冷杰和徐雪對于柳金銀的處置,自主權頗大。
如果顧念同窗之情的話,可以用精神壓力過大,情緒失控為理由,把柳金銀帶回學院關幾周禁閉,記個大過,畢業后軍銜降級,讓他過了這道檻。
雖然代價慘重,卻保住了一生的前途。
但如果不顧忌同窗之情,直接判定柳金銀放棄軍籍逃亡回家,那么柳金銀將被直接被捕,押上軍事法庭,至少得在牢里呆上幾年才能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