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現實世界后。
陸海打了個思達的電話,讓他自己來舊工廠把這些生蠔給運走,而自己則開車牧馬人前往了金城鎮。
這個鎮離夏岐島并沒有很遠,只有五十多公里的距離,開車不用一個小時。
這個鎮雖名聲在外,可陸海還是第一次來到這里,確實跟傳聞的一樣,到處都是私人搭建的別墅。
一般都在三層樓以上,門口標配的羅馬柱,再配上高圍墻的庭院,看著眼前這些別墅,陸海不由地騰出一種感覺。
好像這里的每一棟房子都在比拼一樣。
老子比較大。
老子門面比你牛。
老子全落地窗。
老子加兩只獅子。
......
說實在的,這種張牙舞爪的鄉下別墅,還真心沒有半點美學可言,顏色也不統一,朝向也是亂七八糟的。
一個村子的建筑風格,竟然有五六種,有洋房,有正方形的,有復古的,五花八門就跟一碗大雜燴一樣。
說實在的,這些房子真沒夏岐島的房子好看,至少島上的房子整齊有規劃。
聽老羅說。
這些房子就算建了,也沒有人住,他們這個鎮的有很多人已經定居在了國外,也拿了所謂的綠卡。
建這個房子呢,主要是一個臉面的問題,就是怕被人說在外面混的不好,所以就建一個房子告訴大家。
老子混的很好。
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那些外出打拼的人,證明自己混的好不好的方式,回家蓋一棟樓。
蓋的越大,就證明混的越好。
的確,十多前年,那些出國的人,確實混的都不錯,老羅的一些表哥親戚,一個月也有幾千美元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也有一萬多,要是一家子全都出去的話,一年確實能省下個幾十萬。
面對這種收入,老羅也是挺羨慕,直到有天他知道,這些親戚一直都做著比較低端的工作。
有些在唐人街當洗碗工,每天工作強度還挺大的,有些去當24小時超市收銀員。
老羅有時也會在宿舍里吐槽,他那些表哥親戚,明明就是出去當洗碗工,可每次回來時,拽地跟二八五似的。
整天張口閉口什么人權,圣dan節的,名牌產品啊,還說在祖國工作沒前途之類啥的,整的好像真正的歪果仁一樣。
憨憨的老羅也曾經懟過他們親戚好幾次,可最終卻被親戚沒群起而攻之。
不過這些年。
這個鎮也慢慢蕭條了下來,甚至還有人開起了玩笑,說:那些出去的人,能買得起老鷹的房子,但還真不一定買得起荔城的房子。
除了諷刺荔城房價高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那就是祖國的經濟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雙方的收入差距被縮小了。
老羅現在的工資,也已經達到了他那些親戚洗碗的標準,可十多年過去了,他那些親戚依舊還在洗碗,依舊領著那么多錢。
有時候,匯率波動一下,他們都會變得很心疼,以前每年還會挑個時間,回故鄉來看看,現在經常抱怨飛機票太貴,春節的時候,根本不打折。
這次老羅結婚,就有好幾個親戚沒有回來,只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世界變化的太快。
來到他們村后。
陸海甚至都不用老羅來帶路,因為一路都有紅色氣拱門,上面寫著“新郎羅永俊,新娘韓雪晴,喜結良緣”
陸海數了一下。
一路過來,剛好十個大拱門,估計是十全十美意思吧。
在一棟鄉下別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