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還挺兇的,還想咬它。
一臉莫挨老子的模樣。
肥胖的身軀,還想做倒立版的仰臥起坐,結果因為吃的太胖,根本就沒有腰這種東西,怎么咬都咬不到。
不到半小時。
它走了不明不白的一生,死后洗了個熱水澡,被脫掉了了衣服,身體還被掏空。
按照慣例,陸海把要烤的肉制品,先腌制一段時間。
將入姜、蒜頭、紅蔥頭、飛天茅臺、燒烤汁、鹽巴,全都倒在它身上,接著對它做了一套馬殺雞。
讓它休息三十分鐘。
對它來說,也算死的很體面了。
趁著這個時間。
陸海把烤架給燒了起來,差不多時間后,陸海把竹鼠放到了烤架上,一邊烤一邊刷油。
粉紅色的鼠肉,在烤了大概十分鐘后,慢慢就開始往金黃色過度,這種顏色的改變,在美食領域。
還有個非常裝逼的說法。
叫美拉德反應。
第一次接觸這個詞匯的陸海也覺得很高大上,但查了下資料后,發現西方人有時就希望把簡單的事情,搞的復雜化。
什么燒烤、煎牛排、烤面包、炸薯條,這些也都算美拉德反應,反正只要是把食物烤過、油炸過,會變色的,變得更好吃的,統統都算。
而就在陸海對竹鼠進行美拉德反應時,小野豬已經快嚇暈了過去,雖然它也很想吃烤架上的肉。
但它很清楚。
在上面被烤著的,是自己剛剛認識沒多久的朋友,前不久,還在跟它暢談人生和理想。
沒想一轉眼,就已經被烤了。
小野豬知道,自己遲早有天也會躺在那上面,被那個人類吃掉,反正也逃不掉,它希望那個人類,要是可以的話,也讓它嘗嘗竹鼠肉的機會。
......
又過了十分鐘。
竹鼠肉已經熟了。
已經餓了很久的陸海,非常有儀式感地坐在餐桌前,用刀將竹鼠的身軀切成一塊一塊,先吃后腿肉。
第一次吃這種肉的陸海,覺得嗎,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驚艷。
不足以讓他爆衣。
但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竹鼠肉表皮很脆很嫩,里面的瘦肉很緊實,吃起來的口感介于兔子肉和雞肉之間。
吃到嘴里時,味道非常的豐富,除了調味料外,也有竹鼠本身的香氣,有那么一丟丟腥,但也混著一點點甜。
是一種以前沒吃過的味道。
整體來說。
陸海想給竹鼠這種生物打個6分左右,勉強及格吧,但還構不成美食,平常用來打打牙祭可以。
但吃多了絕對會膩。
陸海喝了幾口冰闊樂解解膩,接著把整只竹鼠都給塞到肚子里去了。
一旁的小野豬,看著最后一塊竹鼠肉被吃掉后,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我的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