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離開老馬的工廠,雖然9102年都過去了,但新的一年,實體產業還是不怎么景氣。
老爸的海帶生意,這兩年也只是薄利多銷,除了老馬的要賣工廠外,今年很多大捕撈船的老板,也想把船給賣掉。
感覺島上的人越來越少,以前讀初中的時候,一個年級還能有五個班,現在連兩個都快湊不到了。
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孩子去城里念書,有的干脆都舉家搬遷了。
從老馬那里回來后。
陸海回到了家中,大黃第一時間跑過來,不停地蹭著他,感覺又雪不在后,大黃都跟著銷售了。
沒前段時間那么圓潤了。
陸海摸了摸它的狗頭,然后拍了它幾下,讓它自己玩去。
聽到動靜后。
老媽走了出來,看到陸海后,有那么點小生氣:“明天就要出發了,也不上心點,跟又雪約好時間了沒。
“已經約好了。”陸海笑著回道。
“我今天給你燉了湯。”
“最近你整天也不知道忙啥,好好補一下身體,旅游很累的。”
“謝謝老媽。”
就是陸海在看到那湯后,臉色稍稍詫異了下,竟然是這玩意。
這東西現在可貴了。
在很多內地人眼里,一講到海鮮補品,就是什么海參、鮑魚、扇貝、魚翅,青蟹之類的。
可實際上,對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這些都不怎么補,就跟內地的雞鴨魚一樣,都是相對常見的食物。
陸海眼前這盤子玩意,估摸著有“男人加油站”之稱的生蠔,也得退避三分。
好在這玩意已經處理完了,不然看起來就跟男人那東西一樣,用力擠一下,還會射出黏黏的液體。
不僅外形長得像,連帶著功能都一樣,很容易就被當做以形補形的佳品,老媽給自己熬這道湯,看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玩意,在本地的叫法也很多,有叫海腸子的,有叫海卵的,也有叫沙蒜的。
陸海一直都對沿海地區,對于海洋生物的叫法感到頭疼,由于他們這邊方言多,同一個生物,跨越一兩個島,可能叫法也就不同了。
陸海記得很清楚,大學時,有個來自鷺島的同學,特別愛較真,曾因“沙蟲”是哪種蟲,而跟他爭了半天。
后來才發現,荔城這邊的沙蟲指的是光裸星蟲,外形長長的,酷似海蚯蚓。
而那個同學嘴里的沙蟲,則是他們當地一種名為土筍的玩意,熬湯以后,還可以做成土筍凍。
那玩意,陸海也吃過,鷺島的小巷子里有賣,裝在小塑料碗里,一碗就兩三只土筍這樣,很鮮很甜很有嚼勁。
要不是看到這個沙蒜,陸海都差點忘記這個同學,不知道他進入社會以后,會不會也跟領導那么較真。
陸海舀了一碗奶白色的沙蒜湯,還是溫的,嘗了一口后,味道的非常的鮮美,這貨還上過紀錄片《風味人間》。
如果不懂海鮮的“鮮”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話,完全可以來一碗沙蒜湯,它獨有的濃郁的、具有有穿透力的“鮮”,能讓你明白什么是海鮮。
沙蒜雖鮮,但也不能多吃,有種說法叫過猶不及,一個好吃的東西,讓你吃到飽,估計你下次看到它也想吐。
而就在此時。
陸海的手機響了起來,看了下國外的來電號碼,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幫龜孫子又在國外搞詐騙了。
直接就給按掉了。
可沒想,沒一會,對方又打了過來,這次陸海接起電話,他倒是要看看,這幫孫子想怎么騙自己。
是說自己境外洗錢。
還是有不明的包裹被海關截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