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舊工廠里,還有很多風力發電機沒裝,用來當標志物應該可以的。
可以給它們貼上一些,反光的亮片,順便給加裝一些燈,這樣還可以當做“燈塔”使用。
小漁船上有起籠器。
這次陸海沒有幫忙,而是讓這對姐妹自己動手操作,小白在陸海的指示下,很快就找到了下地籠的位置。
而星期一也有擅長的地方,那就是看到那紅色的浮球,本能地就會拿起鉤子,把浮球給撈上來。
然后把地籠掛在了起籠器上面,接著啟動那臺起籠器。
她好像對收魚的過程比較熟練,且非常擅長分揀魚類,由于現在的地籠比較多。
小漁船一次性。
沒法抓完,足足搞了三趟以后,這才把地籠里的海鮮都給收完,同時陸海讓她們把船開到了珊瑚礁區域。
陸海打算去收一下,那些兩天沒收的捕蝦籠。
當星期一把第一籠撈起來時,陸海的眼睛瞬間瞪直了,大概半米多寬的捕蝦籠里,密密麻麻全都是龍蝦。
當然也有一些其它的海洋生物,比如鰻魚和海蛇,還有一些鸚嘴魚,比較悲劇的是,這海洋生物進了籠里后,反而成為這些龍蝦的食物。
海蛇是被啃地最慘的。
由于海蛇進籠后出不來,就會給淹死,結果就成了這些龍蝦的食物,整個蛇身被咬的稀巴爛,甚至都被咬斷了。
鸚嘴魚也都死了,就那條金錢鰻還活著,可看它那樣子,感覺也活不長了,著實是因為這些龍蝦太欺負人了。
陸海把龍蝦給倒了出來,這里面的龍蝦有大有小,但讓陸海沒想到的是,竟然會這么的大。
這里所捕捉到的,大多都是花龍蝦,是龍蝦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比澳洲龍蝦還要大,但比波士頓龍蝦要小點,不過波士頓龍蝦,只是名字有龍蝦兩個字,實際上它是螯蝦,并不是正兒八經的龍蝦屬。
龍蝦倒出來,陸海仔細數了下,一共有二十多頭龍蝦,大多數都是花龍蝦,也就是所謂的錦繡龍蝦,沿海一般都叫它“大彩電”。
花龍一般個頭都比較大,里面最大的那頭,不算須的話,都快有三十厘米長,抓在手上都有四五斤的樣子。
這種體型的野生大彩電,在夏岐島賣的非常貴,幾乎是有價無市的那種,一頭少說也要三四萬起。
除了花龍蝦外,還有一些黑白紋龍蝦,這種龍蝦很好認,全身深綠,蝦身有黑白間紋,在夏岐島,有時候是能捕捉到這種龍蝦的。
除了這兩種龍蝦外,竟也捕獲到了大皮皮蝦,陸海摸到它時,跳出了一張手繪卡片。
雀尾螳螂蝦:
一種外表顏色類似孔雀的肉食性節肢動物,常棲身于珊瑚礁巖縫、洞穴中,肉食性,主要獵食海洋底層行動緩慢的腹足類、雙殼類、甲殼類動物。
陸海還是第一次抓到這么大的皮皮蝦,據說這玩意在水里,簡直是個拳擊高手,不單單能把魚打暈,還能把螃蟹都給打破殼。
陸海挑揀了下,把那些不足兩斤的花龍丟回了海里,同時不足一斤的黑白紋龍蝦也丟回了海里。
探索空間的漁業資源是豐富,可陸海還是覺得,抓魚要有分寸,不能大小都抓,畢竟對兩斤花龍來說,還處在生長期,它們還可以長得更大的。
但黑白紋龍蝦由于個頭小,一斤以上就已經很大了,也很難繼續往上長了。
另外有好幾頭龍蝦,好像跟螳螂蝦干過架的樣子,蝦殼好像被打裂了。
雖然都沒有達標,但丟回去的話,估計也活不了,就全都收了,至于螳螂蝦好像也好不到哪去。
它欺負了小龍蝦,則被大龍蝦給教訓了,看情況也活不了了,干脆全都收了。
第一籠,一共收貨了八頭兩斤以上的花龍蝦,五頭黑白紋龍蝦,還有三只十多厘米長的螳螂蝦。
這一籠很值錢的樣子,這種龍蝦云瀾酒店估計會很喜歡。
陸海已經聞到了金錢的臭味,正在向他飄來。
星期一把第二籠拉了起來。
還是跟第一籠一樣,大豐收。
陸海感慨了聲,一個人一片海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