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接著跟老高參觀了下鰻魚養殖廠,這兩天工人已經開始重新整修了,有露天養殖的,也有室內養殖的。
室內養殖廠的面積,大概在一千平這樣,室外的也有三畝池塘,工人正在對池塘和養殖池做消毒處理。
老高介紹,按照這種進度的話,不用半個月,就可以正式養殖了。
新來的老板渠道越厲害,員工干活就越是賣力,以前跟他差不多年齡的,都叫他“海哥”,也有叫他“小海”的。
現在全改口叫“老板”了。
“老板好。”
“老板好。”
員工都想在陸海面前,留下一些好印象,大家也不是什么高材生,沒臉沒皮習慣了,畢竟嘴巴甜的,才有糖吃。
......
陸海接下來,干脆參觀了下其它的養殖基地,老馬現在主要養殖了大概一百萬尾的黃瓜魚,500條龍膽石斑魚,20畝的蟶子和花蛤,10畝青蟹池。
除了這些外,還有50畝海上生蠔養殖,投放了快100萬只海參。
這也是老陸要花兩三個億才能把老馬的養殖廠買下來的根本愿意,并不是因為廠的價值很高,而是浸泡在海水里的這些海洋生物價值高。
而想管理這些,還得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老馬養殖廠的員工數量,甚至比老陸工廠還要多,年營業額也高很多,但利潤就是上不去。
賺的錢,甚至沒有老陸的一半,再加上投資很大的緣故,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銀行貸款來緩解現金流壓力的。
結果賺來的錢,剛好只夠發工資和利息,有時運氣不好碰上天災,就玩完了。
這也是老馬心累的原因。
規模太小賺不到錢。
規模太大,風險系數成倍增加。
再加上他的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別人可以從他這里拿貨,也可以到其它養殖場拿貨。
目前海鮮養殖市場,供大于求,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只能薄利多銷,導致產品不可能賣出高價。
種種因素,導致了老馬的黯然退場,不過對陸海來說,這也是必然的事情。
公司一旦失去了核心競爭力,沒有先進的養殖技術作為支撐,確實很難在競爭這么惡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陸海觀看著老馬的海蠣養殖基地,撬了一個起來看,個頭確實很大,可惜的是,品種不怎么好。
剛好想起又雪那個導師的試驗池里,好像有很多生蠔品種,其中就有一種黃金生蠔。
要不干脆把讓又雪去找她導師談談,花點錢把她雇來當公司顧問,讓她幫忙提供技術支持。
這樣養殖廠說不定有質一般的飛躍,再通過老陸的關系,在廠里繼續搞一個校外實習基地,加強跟學校的互動,爭取拿到學校最新的科研成果。
說起來還真慚愧,幾個月前,陸海還在吐槽老陸寧愿把錢捐給學校也不給自己花,真是老糊涂了。
現在看來,還真有些打臉,是自己沒想到這個層面上,等自己當老板了,竟然非常贊同他的觀點,且發現,想把錢捐給學校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么還需要點關系,不然人家還說不定不跟你合作,到時候,錢捐了,還真就白捐了。
參觀完養殖廠后。
陸海對老馬這個工廠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手后,養殖的事情,倒是不用太擔心,唯一需要對接的是銷售這一塊。
老馬在銷售一塊,并不是特別的強,尤其在終端銷售上,更是沒有話語權。
陸海突然想起了一個擅長終端銷售的人才,給張胖子打了個電話。
沒想對面秒接。
“陸老板有什么指示。”張胖子態度非常地恭敬,語氣里掩飾不住的喜悅,上次那批黃瓜魚確實讓他賺了不少錢。
面對金主,不得不卑微啊。
“有沒有興趣做海鮮養殖廠的銷售,我這里剛好有一個廠,有挺多海鮮的,你要不要過來看看。”
“請務必讓我來。”張胖子毛遂自薦道:“這個我非常專業,手上也有很多老板電話,各大菜市場我也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