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達也非常理解這點,很多事情,他拎的很清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家公司離開誰都可以,但就是離不開陸海的海鮮渠道。
會議上。
擁有百分之十股份的思達,坐在了他的左側,擁有百分之五股份的阿貴,則坐在了右側。
會議室里的大多數人,對陳思達和李阿貴都已經很了解,一個激進,一個敦厚,大家比較怕陳總,都喜歡跟李總混在一起。
而中間這位一個月都見不到一次的甩手掌柜,大家都很是好奇,會議室里,有一半以上的骨干,甚至都沒見過他。
今天一見,沒想非常的年輕,看起來也沒有思達副總那么兇,面向倒是很溫和,有種平易近人的感覺,且還會對他們笑。
“這次會議,就由我代替陸總,做一次簡單的年度報告......”
思達總結了下當年的情況。
“從創業到現在,知魚漁業做到了爆炸性的增長......從最初的3個人,到現在132個同事......
我們經過過無數次磨難......
最困難時,甚至面臨著倒閉的危險,被惡意舉報過,網店也曾被惡意攻擊過......
但在陸總的英明指揮下,公司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現在請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我們的陸總。”
“啪啪啪~~~~”
陸海被搞的尷尬癥都快犯了,他嚴重懷疑思達最近跟老陸他們接觸多了,玩起了形式主義這一套來。
思達作報告時。
陸海自己看著桌面上的那些年度報表,確實非常的不錯,每一項數據都清清楚楚,非常的規范,完全沒有弄虛作假。
而經過一年的發展。
某寶也變成了某貓,且還被評為了【生鮮類十強店鋪】,某東的業績銷量,在同行里也是遙遙領先。
年銷售額達到了2個多億。
總利潤共有6000萬這樣,不過大多用來支持思達的那個樸樸同城海鮮快遞業務了,就跟當初預測的一樣。
這塊業務是個吸金黑洞。
得不停地砸錢下去。
且由于該業務跟很多傳統漁業店鋪產生了競爭關系,目前雙方甚至打起了價格戰來,導致了荔城整海鮮價格下調了10個點。
可以這樣說。
這項業務站在了所有實體海鮮店鋪的對立面,一旦養成海鮮送貨上門的習慣后,大家就會減少去海鮮市場的次數。
而使用這個業務的人,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而為了爭取這部分用戶,樸樸同城海鮮配送,是免去所有配送費的。
也就是說。
所有配送費全都得由公司倒貼,實打實的賠錢賺吆喝的買賣的,不過這項業務的估值,卻高的可怕,甚至比老陸的海帶廠和他的養殖廠還要高。
未來“送貨上門”絕對是主流中的主流,這個是資本的一個普遍認識,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講。
為了這項業務,林樸一甚至計劃投資兩億,單獨用于這項業務,并增大配送類別和范圍。
思達貌似已經跟她約好,半個月后,林樸一會回到國內,然后雙方主要人員,要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除了范普創投外,也有很多投資公司看上了思達的這項業務,可由于之前,雙方合作的挺愉快,陸海就沒有接受其他公司伸出的橄欖枝。
這直接導致了,其他的投資公司,倒向了其他同樣擁有競爭力的公司,本地一家名為日輝的大型連鎖超市,也跟著推出了同城配送業務。
預計接下來的半年。
在搶市場時,資本方都會變成燒錢模式,就如當初的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小黃車與摩拜,以及現在的咖啡新貴小藍杯與傳統星巴克。
接下來,要拼的就是誰的錢多。
誰能撐到最后。
而陸海這邊最大的倚仗,則是探索空間里的海鮮,他的海鮮質量明顯要優于別人。
無形中,就獲得更大的籌碼。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這段燒錢的日子里,如果陸海這家公司贏得了最終的勝利,那么國內,將有可能產生一匹新的獨角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