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灰憶村的當天上午,馬杉重藏便帶著阿枝和小助辭別了雙諧等人,先一步往京都去了。
畢竟他們三人還有個“緊急任務”在身,此番與埆形宗的交集已經讓他們損失了一名同伴還耽擱好幾日,所以即便狀態不佳他們也得加緊趕路了。
臨走前,重藏鄭重地承諾如有機會一定會報答雙諧他們的恩情;當然了,誰都明白,身在亂世,這種客套話聽聽就罷,切莫當真。
雙諧也并非為了什么回報才去對付埆形宗的,也正因為他們不是為了利益而做這事的,所以他們才會把事情做得這么絕。
此后的幾天里,孫黃二人并沒有著急趕路,而是和隼人、小梅一起先商量了一下該如何安置那些從埆形宗地牢里救出的孩子;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孩子的家,絕大多數都離神戶不遠,他們基本都是不久前被那些趕回總壇集會的埆形宗僧人順路擄走的,也正是因為他們被抓來的時間不算長,所以他們受殘害的程度大多還在能救回來的范疇內。
于是,孫黃便決定幫人幫到底把這些孩子都送回家去。
這事兒隼人和小梅自然都沒意見,他們本來也是要協助孫黃去完成“尋回烲龍璧”的任務的,現在雙諧自己都不急,他們就更不會催了;再者,隼人和小梅也都不是什么性情冷酷之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幫助這些孩子他們也是樂意的。
就這樣,孫黃他們規劃了一條由南向西、再繞北向東的路線,繞著神戶周邊一帶又轉了八天,把那些有家的、或者說還能找得到家的孩子都給送回去了。
其中有些孩子還是健全的,他們是幸運的,但還有些已經受到了殘害的孩子,他們、和他們的家庭顯然需要時間來接受這悲傷的現實。
當然,也有那么幾家人,當看到回來的孩子已是傷殘時,直接否認了這是自家的孩子,任憑后者大哭著呼爹喊娘,換來的也只有移開的目光和驅趕的話語。
但孫黃等人也并沒有去苛責那些家庭,因為他們能看到,那些人家破敗的屋子里,往往還有另一個或數個餓得面黃肌瘦的小孩。
他們可以理解,在亂世之中,這些本就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家,若再增添一個需要照顧的負擔,那將意味著什么。
他們也能“聽到”,在他們帶著孩子轉身離開后,這些人家無一不是哭作一團,然后互相安慰地說著諸如“孩子跟著這些善人會沒事的”、“跟著他們至少比跟我們在一起強”這樣的話語。
到了第八天的晚上,那幾十名孩子,還剩下了九個他們要么是本就無家可歸,要么是已經有家也回不了了,還有幾個年齡太小根本找不到家的。
那一夜,四個大人,都沒怎么說話。
縱然雙諧的主意總是很多,但這次他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置這些小孩。
假如這是在大朙,那以孫亦諧和黃東來的能量,自是很容易就能給這些孩子安排好去處,可這里是日本,還是處于“戰國時代”的日本,孫黃這兩個過客能做到的事著實有限。
但第二天,事情卻意外地發生了轉機。
這天天剛蒙蒙亮時,隼人就來到大家面前,一臉微笑地表示,把這些孩子交給他吧。
看隼人那樣子,好似是下定了什么決心,那笑容中竟還帶著幾分釋然。
黃東來疑惑“你能帶他們去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