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宗我并沒有覺得干掉逃跑的孫亦諧會耽擱他太久。
因為在完全適應了現在的身體后,宗我判斷孫亦諧的速度是不如他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眼下,當雙方都全力奔跑起來,宗我的速度明顯就是比孫亦諧快那么一線;再加上宗我的身體是繧之影的力量所生,他的體力也幾乎是無限的,不存在耗不過的情況所以他追上孫亦諧僅僅是個時間問題。
然,以上這些,只是“理論”上,或者說數學層面上的結論。
就像大家小時候做過無數次的那些數學題已知小明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從a點出發前往b點,二十分鐘后小剛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也從a點前往b點,那么請問小剛需要多久追上小明,以及追上的時候他們已經走了幾公里
這類問題呢,當它們只是寫在紙面上的數學題時,自是可以有必然的結果、唯一的答案,但如果放到現實生活中,誰都明白,答案存在無數的可能,因為現實中有無數的變數。
小明和小剛中任意一人都可能遇上各種概率高或低的隨機事件,比如被堵在路上,或者掉進水溝,或者被閃電擊中,也可能他們突然覺得狀態很好而加快了步伐這會讓他們的移動速度和移動結果發生幾乎不可預測的無數種變化。
孫亦諧,無疑就是一個擅長創造這種“變化”的人。
正面對決他都能想出那么多旁門左道的陰招,何況是逃跑這種看家本領
且說那宗我,剛追出谷口,追近到孫亦諧后方十米以內,后者就邊跑邊隨手抓起地上散落的一些兵器朝身后開拋。
孫哥那動作也是有些講究,只見他將上半身前傾并放低,以一種俯身突進的姿態向前沖跑,在此體勢下,他的手便能輕松撩到那些插在土里或掉在地上的兵器,并在拿起兵器的同時將手臂像個風車一樣向后掄轉
就靠這一轉一甩的操作,孫亦諧即可在幾乎不損失逃跑速度的前提下不斷把兵器朝后拋去,制造干擾。
而宗我這邊呢,雖說也明白孫亦諧的這種“攻擊”并無卵用,純粹是在拖延而已,但他也不能硬吃啊,所以他也只能適當地動作,避開或彈飛那些兵刃,而這樣一來,宗我的前進速度倒是有所滯緩。
就這“此消彼不長”之間,兩人的距離又拉開了那么一點點
但,這一手,也只能制造出那么一點點的差距了,因為地上散落著兵器的地方也就只有先前孫黃與佐原氏雜兵們戰斗的這一片區域,稍微再跑遠些就沒了。
孫亦諧也清楚這點,脫離谷口范圍后,他果斷就選了個逆風的方向,轉向前行。
而后方的宗我也不出意外地緊隨而至,再一次拉近了距離。
這次宗我追到了五米之內,已經準備爆發一波,突進揮刀了,卻不料
c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