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
“靠海大哥這波攻得可以啊,看來快要拿下了啊。”黃東來看著場上海蒼峰占據先手,優勢漸增,便下了判斷。
“這樣啊那看來這天下第一槍也不咋地嘛。”孫亦諧也是習慣性地跟了一句。
沒想到,這倆貨話音剛落,方丈那邊就開始認真了
下一秒,只見方丈在退守中突然旋身一掣,其手中長槍頓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晃出了重重虛影。
那展開的虛影,呈出規則的扇形,掃覆了他身后一大片區域。
海蒼峰見招,反應神速,當即仰身收勢,利落避過。
而那長槍的槍身,在逼滯住海蒼峰進勢的同時,也迅速、且分毫不差地曲成了一種方丈預想中的弧度。
接著,那槍身就似一張被拉滿的強弓般“繃住”了半秒左右,復又“彈直”抻回。
到此為止,這招倒也無甚多驚奇之處,最多就是顯出方丈的膂力驚人,以及他的長槍韌性極佳。
但緊接著,方丈的奇招就來了,但見他順著這“彈直”的力道,讓雙手瞬間脫離長槍,又瞬間再抓住控制,這一放一抓之間,那長槍便以一道虛實交錯的軌跡和一種極為微妙的幅度在半空位移了幾分,且那“彈回抻出”的力量,也在被最大限度釋放出來的剎那,接上了方丈雙手的控制引導。
這宛如雜耍般的一式,實際施出時,化為的是錯影而分、虛實一體的一槍。
這一槍,不但是疾、是勁,更是險、是幻。
這無疑是一個將長兵器用得比繡花針還細致入微、操控得比自己手腳還精準無誤的武者,才能練出的招式。
此招一現,海蒼峰便也顧不得切磋留手什么的了,他幾乎也是出于本能地提足內力,催刀而起,用了一式最穩妥的“纏頭裹腦”,并祈禱自己能擋下這招。
然,這顯然是不行的。
這一槍的“虛實交錯”,妙就妙在它不僅是在空間上能讓人難以判斷真實的槍路,在速度上也同樣能讓人也產生誤判。
所以接招者也不單是對格擋的位置難以確定,對格擋的時機更是容易搞錯。
海蒼峰在這時祭出刀客的大殺器“纏頭裹腦”,不能說是錯,甚至可能是沒有辦法中最好的辦法但用這手能不能擋住,基本就全看運氣和對手了。
好在,他們這是切磋,不是性命相搏。
招行此處,方丈的槍頭,在他的控制下,于最后關頭,從海蒼峰肩膀斜上方擦了過去。
這招縱然是沒中,但那電射而出的速度和難以防御的槍路,也足以讓人觀之后怕。
“佩服。”槍頭頓住,海蒼峰的動作也停止了,因為他知道對方這一招打出,實已分了高下,自己若看不出這點,繼續打下去,反而丟人了。
如果要再細掰扯的話,在這最后的奇招之外,方丈那游刃有余的“故意捅偏”之舉,其實比那招式的施展和命中還要困難;這種操控能力,或者說境界,無論是過去的海蒼峰,還是現在的,都仍未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