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倀鬼”這玩意兒,咱前文書也出現過。
簡單說呢,倀鬼本來也是人,但因為遭到了妖邪的蠱惑或奴役,這才變成了一種不人不鬼、非妖非魔的存在。
當然了,倀鬼和倀鬼之間,亦有差距。
比如去年在那京城智化寺中,雙諧等人遭遇的“七邪”,就是被死肖所轉化的倀鬼,那戰斗力自是杠杠的。
而眼前這“彭家三鬼”呢,只是被一山中虎精所轉化,所以他們能干的事情就很有限了。
先前獨孤父子夜宿止馬嶺時經歷的異象,說白了就是倀鬼造的“夢境”而已,就那……還是靠虎精幫忙才制造出來的;只靠彭家三鬼自己來搞,雖也不是不行,但強度會差很多,遇上獨孤父子這種身上帶點兒正氣的人,很可能會被對方靠精神力自行脫離。
那么話又說回來了,至此是不是可以認為彭家三鬼當時所言都是謊言了呢?
那倒也不是。
當時彭瑛對獨孤父子說的故事呢,是半真半假。
首先是彭碌這個人,手藝的確是不錯,也確實很勤奮、能掙錢,但他并不像彭瑛在故事里說得那么愛護家人……至少,不是愛護每一個家人。
彭家的第一個孩子夭折,以及第二個孩子彭氏會落下殘疾,都是因為彭碌對老婆生的這兩個女兒疏于關心造成的。
不過對彭瑛這個兒子,彭碌還是很關心的,這也導致了彭瑛成了個被慣壞的孩子。
是的,彭瑛生前也并非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樣謙遜有禮、才氣過人。
彭瑛的性格,你說他壞吧,也不壞,但要形容的話,就是“沒少爺的命,卻有少爺的病”。
他能考上“童生”,也是他爹使了不少銀子才“運作”來的,只是……以他們這種手藝人家庭的條件,基本上也只能運作到童生了,“秀才”他是沒什么指望的。
至于他說自己精通音律,受到不少文人雅士賞識,這就純屬是他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了……說到底,是因為他那琴棋書畫里稍微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琴而已。
另外,那彭氏一直沒出嫁,也不是因為她真的嫁不出去,而是因為彭碌存有私心——老頭兒是想,萬一哪天自己不在了,彭氏也出嫁了,那以彭瑛這“少爺”秉性很可能會坐吃山空最終餓死,而要是讓彭氏繼承自己的手藝呢,好歹將來能讓彭瑛跟著姐姐吃口飽飯,有條退路。
至于那彭氏,就更微妙了……
她的經歷,把她逼成了一個身心都有點問題的人。
彭氏的內心無疑是記恨彭碌這個爹的,但她并不恨彭瑛這個弟弟。
彭瑛跟姐姐的關系也確實很好,但彭瑛對彭氏,是姐弟之情,彭氏對彭瑛,就有點說不清楚了……
當然她也不是往什么有悖倫理的方向走,只是對這個弟弟有一種病態的依賴。
畢竟彭瑛是彭氏平日里除了父親之外唯一能接觸到的人,她對外面那花花世界的了解,也全是靠彭瑛每天來找她聊天所知……可以說,彭瑛是彭氏活在世上唯一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