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絕音”,是指他的武功:二十歲那年,悟冥子曾以一己之力消滅了一伙名為“蟒山六煞”的江湖匪類,在那場打斗的過程中,對手連一絲聲音都沒能發出……也就是說,悟冥子的劍法不但是快到了對方來不及用兵器招架,更是已經練到了在破壞人體時不發出摩擦和切割聲,且對手死亡時也沒能發出呻吟……這樣的境界。
想來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二十多歲有這個實力……好像有點兒眼熟啊?這不是另一個林元誠嗎?
沒錯,可以說,論武學天賦,悟冥子就是世上另一個林元誠。
不過,他的經歷、秉性……都和林元誠很不一樣。
林元誠雖然自幼就被一個江湖偽君子當作秘密死士培養,早已見識過人性的黑暗,但很幸運的,成年后的他擺脫了那段經歷,且仍保持著一顆非常純粹的求道之心。
而悟冥子呢,自幼便成長在昆侖這樣的大門派,且被寄予厚望,二十多歲他已名動江湖,在宗門內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看起來這開局要比林元誠好得多……
然,多年前一場精心設計的門派內斗,讓悟冥子的三觀和心性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那次事件后,悟冥子的授業恩師含恨自盡,悟冥子雖然還留在昆侖,但誰都知道,從政治上來說,他已經算個死人了;即便他熬到了七十歲,也仍會是個武功很高、名頭很響,但沒有任何職位的“門中前輩”,哪怕掌門再換三茬兒,都不會有人給他什么實權、甚至連個徒弟都不會讓他收的。
自此,悟冥子也不出意外的,變成了一個極其懂得隱忍、活得如履薄冰的人。
他那顆本來與林元誠十分相似的熱忱之心,雖未完全熄滅,但也早已被封鎖在了想要“翻身”、誓要“報復”的重重城府之中。
這些年偶爾能讓他心中的火苗攢動那么一次的時刻不多,上個月在炨林中和三字王的短暫交鋒,姑且算一次……當然,那也讓他付出了代價——他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當初的一時興起,已讓自己暴露了。
無論如何吧,在搶得真俠令之后呢,悟冥子便成功讓那無影毒尊接下了一個“除非以真俠令為報酬否則絕對不會接的任務”——不留痕跡地除掉“尋龍劍”獨孤勝。
誰知道,這事兒出了波折,那無影毒尊人還沒到金陵呢,獨孤父子卻跑滄州來了。
之后沒幾天就發生了這個“爭雄杯”的事兒,導致大半個武林的人如今都在往這兒趕。
悟冥子一琢磨:我和獨孤勝之間的那些恩怨,知道的人雖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假如獨孤勝按我原先預估的……死在了金陵的家中,且查不出什么線索來,那我待在萬里之外的昆侖,自是上策,但如今獨孤父子和大量的武林人士都涌到了滄州,這水渾得很,毒尊勢必也要在這里下手,那我要是偏偏這種時候不在滄州、沒有來湊這熱鬧……等獨孤勝一死,我不反而顯得可疑了嗎?
想到了這一層,悟冥子趕緊就來了。
反正他要來呢,昆侖派的人也不攔著,甚至昆侖的現任掌門巴不得悟冥子在外頭干點什么有辱門風的事情,趁機把他給逐出師門呢。
結果悟冥子剛到滄州,就被慕容家的人“請”來做客,這才有了眼下這番“討價還價”。
很顯然,悟冥子在來這兒的路上,就已猜到慕容世家是想請他當“選手”了,他也早就想好要答應了。
因為當了選手、且是慕容家這種種子隊的代表,那他之后勢必就會日夜都處于旁人的陪同或關注下,這就讓他有了極為充分的“不在場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