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說的“門派評分”,是由十二位高門大派的代表來評的,比如說少林、武當、丐幫等門派,他們雖然沒報名參賽,也沒有門下弟子來充當“雇傭兵”,但這么大的武林盛事,他們高低得派個輩分不低的人帶隊來瞅瞅吧?
孫黃就是把這些能利用的家伙都利用了起來……你們不是高門大派、德高望重、信譽都很好嗎?那我們從中邀請十二個沒參與比賽的門派,各出一個代表來給我當免費的“評分員”,不是正好?到時候分數出來萬一得罪了人,也算不到咱頭上。
于是,這十二位“評判”就在孫黃的“指導”下,參考各個報名門派的人力、財力、名望、對武林的貢獻等一堆條件,按照各自的理解去打了個分,最后匯總起來就出了一個所謂的“門派評分”。
至于那些選手的“答題”嘛,基本就是黃東來復刻了當初沈幽然搞少年英雄會“文試”的模式,再加上了一些他自己的理解,出了個簡化版,大致就是測一下選手里有沒有弱智和文盲。
這門派評分和選手答題分結合起來,最終得出的分數,便是對陣表排陣的依據。
反正最后排出來就是……那些初始分數高的門派在擂臺賽的前幾輪可以輪空,畢竟人家也是靠門派的實力換來的這種優勢。
“這張表我們稍后也會掛在擂臺邊上,并且在選手淘汰時做出更新,大家隨時可以看到。”黃東來待那對陣表上臺展示了一會兒后,又補充了一句。
隨后,孫亦諧便接道,“因為本次比賽的報名門派多得超出了預期,導致賽程排得非常密集,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是事不宜遲,趕緊讓比賽開始吧。”
臺上那幾個工作人員聽到孫亦諧的話,明白該推下一個流程了,便又抬著看板下了臺。
哐——
緊接著,就聽得一聲鑼響。
響聲未盡,擂臺上又現一人:此人大約四十出頭年紀,雖然個頭不高、貌不驚人,但他那精實干練的體態和步伐,處變不驚的神情和氣質……任誰都能一眼看出這是個練家子、是個老江湖。
“現在首先登場的是負責今日上午比賽的裁判。”黃東來介紹道,“這次我們有幸請到了綽號‘迸雷手’的聞太騋聞前輩擔任這一要務。”
“希望選手們也都能秉持公平競爭、不傷和氣的原則,不要讓聞前輩難做。”孫亦諧接道。
他倆在那兒用十分平常的語氣介紹著,臺下的觀眾席卻是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因為“裁判”這種事物,對這些武林人士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
盡管他們也不是不能理解“裁判”這兩個字、以及這個職務是干嘛的,但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武林高手之間比武,是不需要有這么個人在旁監督的,或者說,臺下所有的觀眾,都可以是裁判。
不過有就有吧,只要這裁判不添亂,也沒人會特別去反對。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有請第一場對陣的雙方上臺。”黃東來很快就照著對陣表念道,“本場,由金陵劍王府的代表——‘敗龍劍’獨孤永,對陣滄州撫陵宗的代表——‘白旋風’況升。”
看到這兒肯定有人會奇怪,這劍王府怎么也參賽了?而且還是獨孤永上場打、不是他爹上,更奇怪的他怎么還第一個上場呢?
這個說來其實也不復雜——這爺兒倆來都來了,他們劍王府也符合參賽標準,再加上獨孤永本身就是個武癡,喜歡找高手切磋,那報個名玩玩兒也沒啥損失啊。
對獨孤永來說“享受比賽的過程”是重點,贏不贏倒無所謂。
而獨孤勝的想法呢……由于自己這傻兒子到現在還沒有理解他和老高的意圖,連那高壓鈿都想明白了,獨孤永還沒明白……所以兒子要留在滄州打擂臺,也算個好事吧;最好呢,就是兒子在擂臺上再受點兒不輕不重的傷,然后打完了讓其去老高家里休養一段時日,借著這個機會讓未來兒媳婦照料他一下……
總之這老頭兒也沒怎么考慮過贏比賽的事,他自己也沒興趣去爭什么尋蠶戒或者主辦權,獨孤永想打就打唄。
至于獨孤永為何第一個上……這個咱書中暗表,他倒不是什么文盲弱智,他是故意的。
獨孤永琢磨著:咱劍王府在武林中的口碑還不錯,“門派評分”起碼是個中上水平吧,那我要是在“答題”環節答好咯,搞不好直接就給我排到“十六強”里去了,那我就算打進決賽,滿打滿算也只能打四場……且我遇到的人很可能都已經在前幾輪里有了消耗,我精神滿滿的去打,勝之不武啊。
這么一考慮呢,他的答題方向自然就轉變為“不說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