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這幫大老粗就開始了“頭腦風暴”,或者說“集思廣益”吧……反正說啥的都有,連提出扮強盜的都有,基本上都是些搞笑的意見。
但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隨機的點子一多,還真有個靠譜的冒了出來——要不,咱們扮馬戲團吧
眾人一琢磨,有道理啊。
馬戲團,本就是到處旅行的團體,不但人數配置靈活,且人員的構成和所帶的行李都可以很雜……冷兵器之類的不用說了,大炮和猛獸你都能隨車隊帶著,也不會有什么可疑的。
而且馬戲團也不怎么怕強盜,因為這行是“賣藝”的,不是“賣貨”的,一般也沒什么油水可刮,抵抗能力還比商隊要強不少。
最關鍵是的,組織里這幫貨,個個“身懷絕技”,你讓他們裝商人可能不像,但讓他們表演點絕活啥的還不是信手拈來
總之這點子大伙兒是越想越合理,于是說干就干,眾人當晚就跟營地里的裁縫、鐵匠、皮匠等一起忙活了起來,開始制作大帳篷、演出服、還有演出道具等必需品。
這準備工作一干就是好幾天,這幾天里呢,這些“游俠”們之間也漸漸熟絡了起來,大伙兒也都陸續想好了自己在馬戲團里扮演的角色。
有馴獸的呢,就有玩兒飛刀的,有那空中飛人呢,就有變魔術的……
當然,也得有小丑。
我都不用說啊,大家也知道,有兩個人,非常適合小丑這項工作。
眾所周知,那個時候的歐洲,黑人白人阿拉伯人……多少都有點兒,老百姓也都見過,但來自大朙的中原人,那是真不多見。
在這游俠營地里,大部分人都是見怪不怪的主,所以就沒啥,但要真出去演出,讓孫黃這倆漢人面孔出現在公共場合,恐怕還是會有些未知風險的。
誒,但是小丑妝一化上,那就沒問題了,都是大白臉加紅鼻子,頭頂不是假發就是帽子,誰還看得出他們是哪兒人呢
至于小丑要干的活兒,像表演點小雜技啊,耍幾個肢體段子啊,活躍一下氣氛啥的……對兩個會武功的人來說那不玩兒一樣嗎
就這樣,孫亦諧和黃東來,雖然心里稍微有點抵觸,但最終還是成了馬戲團中兩名小丑的不二人選。
長話短說,在雙諧來到營地的一周后,終于……隊伍旅行所需的一切準備都已妥當,他們這支浩浩蕩蕩的“馬戲團”車隊,在團長老馮的帶領下,正式向西出發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