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呢,咱只能說,亦卜剌那心腸啊,還是不夠黑。
因為不久后,回到大營的孫亦諧,遠遠不止是把自己吹成“功大于過”那么簡單……
這貨在王爺面前,憑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和一張三刀不透之面皮……把自己在戰場上的英勇和功勞吹得是天亂墜、曠古絕今,且在最后還不忘用“當然了,跟王爺相比,我這點實力也就馬馬虎虎了,今兒若是換了王爺親自上陣……”這樣的句式來個轉折,強行給塔兀拍上一套全然建立在假設上的虛空馬屁。
整完這些之后,他還沒完。
“功”不是邀完了嗎那再聊聊“過”唄。
背鍋的事兒,孫哥肯定是說起自己來避重就輕、淡寫輕描,而說起別人來則捕風捉影、火上澆油,甚至可以無中生有……
于是乎,他就這么當著亦卜剌和一眾見證者的面,愣是把今天他“冒進中伏”造成的損失,講得好像有九成都是亦卜剌袖手旁觀的責任似的。
關鍵……類似的操作,在王爺來之前,他可是親自對昆都力干過的,而且干得比亦卜剌過分多了,害得人家全軍覆沒了都。
所以看到他能這么大義凜然地在王爺面前告狀、痛批亦卜剌那尚不及他的行為,旁邊的知情者們可以說全都被秀得頭皮發麻啊。
在那幾分鐘里,他們真就都在內心深處發出靈魂拷問——這世間竟能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然,就這……也還沒完呢。
孫亦諧講完這些,亦卜剌那邊肯定也要跳出來反駁加罵街啊。
這亦卜剌不出來還好,一出來,孫亦諧可就更來勁兒了,因為接下來,他就要展開講講“已經叛變投靠朙軍”的昆都力,曾經是你亦卜剌的心腹愛將的這件事兒了……
要是你覺得這還不夠,今兒上午你亦卜剌對王爺和王妃出言不敬的那出,人證也不少,咱也可以拿出來聊一聊。
那孫亦諧這么一攪合呢……周圍那些本來還想出來幫亦卜剌講幾句的將領們,很快便也都不再多話了。
因為這時候他們都有點意識到:再繼續摻和,一頂“朋黨”的帽子多半就要被這小人給扣過來了,到時候怕是咱自身都難保。
長話短說,這天鬧到最后,孫亦諧沒受罰,亦卜剌倒是被拖出去打了軍杖。
當然,塔兀還沒離譜到敢下令直接把亦卜剌殺了或是撤職的程度,因為再怎么說亦卜剌這個主帥也是現任大汗欽封的,你勇親王教訓教訓他可以,但“殺”或是“廢”……就有點過了;況且,像亦卜剌這個級別的將領,必然都是出身自北元的貴族階級,也就是說他家里多多少少都跟皇室沾親帶故,所以就算是大汗要辦他都要三思,何況是你這個王爺呢。
不過,經此一番,亦卜剌也算是寒了心,用咱今天的話來講,從這天之后他就“擺了”、“自閉了”……你們愛咋嚯嚯咋嚯嚯吧,我反正從此托病不出,問就是屁股爛了,上不了班,有事兒你們去找龜田好了,現在我說啥都沒用,王爺都聽他的。
而孫亦諧那邊呢,當晚他就趁熱打鐵,在塔兀高高興興說著要給他論功行賞的當口,一臉真誠地表示自己不敢居功,但如果王爺非要賞些什么,那……“我龜田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王爺若是不棄,今愿拜為義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