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嚴格來說,慕容抒和謝靈笙的“成親儀式”,是辦在慕容抒和其正妻晏海棠之前的。
只不過后來慕容抒把謝靈笙帶回家去,那晏海棠也跟他爆了,當場就把自己已經懷了兩個月身孕的“驚喜”給他翻譯了一下。
慕容抒一聽,這他媽的就是驚喜啊,然后就停在杠頭上了。
所幸那謝靈笙也覺得自己心中有愧,主動退了一步,甘愿為妾,這才成了“二夫人”。
可謝靈笙這么一“退”,她家里人又不樂意了,雖說咱謝家子女多,本來不在乎、更不指望你這門親事帶來什么利益,但你在已經“下嫁”給一個武林人家的前提下,名分莫名又降了,這哪兒行啊
后續兩邊這么一吵吵,得,娘家那邊干脆和謝靈笙斷絕關系了。
若干年后,在慕容孝剛出生時,謝家似乎有過一些想要修復關系的動作,但這些最終也都隨著“阿孝是個廢人”的消息而煙消云散,后來兩邊便形同陌路。
因此,嫁到慕容家的這幾十年,謝靈笙可以說在大部分時候都是孤立無援的。
她一個自幼喜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千金小姐,跟晏海棠、司玲玉那樣的俠女之間……哪怕是沒有嫌隙,也很難聊到一塊兒去。
而阿孝的身體情況,更是讓謝靈笙心力交瘁。
在阿孝七歲之前,謝靈笙幾乎從未離開兒子身旁,大部分時候都是她親自照顧阿孝,哪怕是讓丫鬟搭手,她也要全天候陪著,因為她生怕太小的孩子被怠慢或傷害了也不知情或者無法表達。
幸好阿孝只是身體“殘廢”,智力是遠超同齡人的,所以他八歲后謝靈笙也就放手了,此后她繼續她的琴棋書畫、偶爾跟“天天都很忙”的兒子聚聚,也從不跟晏海棠去爭什么。
因為謝靈笙也明白,慕容孝的狀況是不可能去爭家主的,而且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阿孝和父親要怎么相處、將來要做什么,由他自己決定便是。
然而,這樣的日子,隨著阿孝的身體恢復,又起了變化。
起初謝靈笙對兒子能過上常人的日子無比高興,甚至已經在期待著有朝一日能抱上孫子,享一享天倫之樂的事兒了。
可沒過多少日子,她就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對阿孝來說,父親慕容抒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相信也最欣賞他才能的人,但要說最懂這個兒子內心敏感和偏執的……還是母親謝靈笙。
所以,在慕容抒死后,無論阿孝和慕容月的故事是怎么說的,謝靈笙終究是從兒子身上看出了什么。
從此,她基本過著閉門不出的日子,且尤其不愿意見阿孝。
而慕容孝,也同樣不敢去見母親,很多時候他只能通過丫鬟去對母親噓寒問暖。
阿孝的內心也很怕,他怕在某個時刻,對上母親的目光,然后從中看到什么……他自問,無論是看到責怪、悲傷、還是原諒……他都不覺得自己可以承受。
當然了,對上家里的其他人,他可沒那么婆媽……
“行啦,有什么怪不怪的。”慕容孝聽完慕容典的話,隨口便應道,“都是一家人,像‘這種事’,我娘也確實不愛摻和……”他說到這兒,又看向了晏海棠,“我看……有什么話,大娘您不妨直說吧。”
這一眼一言甩過去,意思也明白——我知道今天主導這檔子事兒的并不是大哥或四弟,而是您這位“正室”,那也別讓他倆在那兒逼逼了,直接由您來吧。
那晏海棠確也不是省油的燈,見阿孝這話都懟到臉上了,她也終于是繃不住冷笑了一聲:“呵……好啊,那我問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