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誰贊成,誰反對(上)
巳時前后,已經遲到了快半個時辰的江守正終于出現在了茶樓的大堂。
此刻,那“鄭東西”已然在樓上的雅間兒里等候他多時了。
但江守正依然是一副不著急的樣子,只是慢慢悠悠地往樓上走,好似自己還來早了似的。
那很顯然,他這就是特意晚來的……
類似的操作其實到了今時今日也有不少人在用,簡單說就是故意做一些不是特別嚴重、但切切實實會給人添麻煩的行為,以此去激怒對方,然后通過對方的反應來試探對方的性格、情緒管理能力、乃至為人的原則底線等等。
當然了,會使用這種方法的人,至少他本人通常都認為自己在這段人際關系里與對方是平等或者高于對方的,如果他覺得對方是個得罪不起的上位者,往往就不敢這么干了。
而江守正……無疑是覺得自己比鄭東西要“高”一坨坨的。
再怎么說,他江守正也當了十幾年的“大俠”了,在他看來:你鄭東西算個什么東西一個剛剛成名不久、無門無派、來歷也不清不楚的人罷了,你會當“大俠”嗎你以為干了些好事、殺了些惡人……你就是大俠了今兒我這個前輩就要來敲打敲打你,教教你“大俠”是怎么當的。
列位,您還別覺得江守正這是“腦子瓦特了”,因為他的這套邏輯、或者說三觀,全都是有“成功經驗”做基礎的。
江守正的人生,就是一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靠著卑鄙和虛偽而不斷獲利、不斷上位”的成功史。
所以他跟慕容孝那種“充分理解正確的三觀,但依然選擇了突破一些底線”的人并不一樣……他是真心覺得自己沒錯的。
想要讓江守正這種人意識到自己錯了,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只能用事情來“教訓”他;你得讓他經歷失敗,且不是一般的失敗,得是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刻骨銘心的那種失敗,這才能產生足以顛覆他那已經扭曲了的三觀的效果。
咚咚咚——
來到約好的雅間兒門口,江守正抬起手來,輕輕敲了三下門。
敲完后,他立即又將手收回,擺好了一個負手而立的pose,等著里面的人來開門相迎。
卻不料,他等來只是屋里一句略帶不耐煩的:“誰啊”
這……就有點讓江大俠生氣了,他當即心道:“這孫子裝什么蒜呢我昨兒不是差人給他送過信兒了嗎還能有誰”
此處咱稍微提一嘴,一般來說,兩個江湖大佬要互相拜會,提前找人去送封信是可以的。
只不過呢,真會這么干的人……不多。
畢竟大家都是江湖兒女嘛,說得好聽點,那叫不拘小節,說得難聽點,就是粗人居多,誰那么多窮講究啊
實際上兩個素未謀面的掌門之間直接登門拜訪的情況也是常有的,除非雙方的所在地路途遙遠、或者兩個門派之間已經有了一些摩擦,那才會在見面前先派人上門打招呼或者送封信說明一下來意,然后再通過回信約定會面的時間地點。
但江守正他不一樣,他是在明知鄭東西與自己身處同一個縣城內、完全可以直接登門的前提下,愣是找人提前一天送了封信過去,且那信里的措辭……與其說是“我想跟你認識一下”,不如說是“明天這個時候你到這家茶樓的這個雅間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