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天靈骨為底,再由魔門之法鑄煉而成的這根拂塵,無疑是符合“雙源相濟”這個條件的。
因此,在黃東來想到了這一點,并將拂塵塞入門口的“銜管”后,那石門便由中間一分為二,朝著兩側平移開啟了。
而如此的開門形式,也剛好讓那拂塵又從分開的管內掉了出來,并沒有損壞。
隨后,孫黃便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火折子,點亮了兩根簡易的火把,步入了眼前這山洞中。
石門后的那段道路稍有一定的起伏,不過再走一段就出現了一段平緩的、向下的臺階,且一直朝順時針的方向延伸下去。
如此“螺旋緩降”了片刻,到臺階的盡頭,便又出現了一洞口。
這個洞口后方的空間可就大了,跟籃球館相似,不過其整體呈圓柱形,除了中間的一塊大平臺外,四周還有不少石臺高聳環繞……這么說吧,跟某個平行宇宙里名為“傳火祭祀場”的地方大差不差,最大的區別是這個洞窟中有光源,白天時是可以清晰見物的。
踏入這個洞窟的孫黃,第一眼便看到……遠處的一個石臺上,坐著個人。
這人為什么那么顯眼呢?
一是因為那石臺本就比地面高出一大截,二則是因為此刻有一道從洞窟穹頂上的空隙照進來陽光,剛好射在了這人的光頭上。
孫黃再是定睛一看,只見此人身著僧袍、頭頂戒疤、眉清目秀、齒白唇紅……不正是他們當年在少年英雄會上的老相識淳空小師父嗎?
與此同時,本來坐在那兒運功調息的淳空,這一瞬也是轉頭看向了從洞口進來的二人。
“阿彌陀佛……”淳空一看是他倆,當即便輕誦佛號,再念道,“真沒想到,師父所說的‘機緣’……竟會是你們二位。”
他這話,孫黃聽來雖是沒頭沒腦,但列位看官應該是有點頭緒的。
且說那日“風雪少室山”,孟啟在突襲寂塵大師和白道長所在的禪房時,意外發現那一僧一道皆已內力全無,且白道長也明確說了,他們二人都把內力渡給了某個人、且那人已經走了。
想必不少人當時就猜到了,那個得了兩位高人全部內功的人,正是淳空。
當然,他得到的也不僅僅是內力,還有兩位師父的囑托。
寂塵大師自不必說,他與淳空雖無半點血緣關系,但他們的感情卻比許多真正的父子更加深厚;而那白道長呢,一生直內方外、高風亮節,也是讓淳空敬佩不已。
這兩位師父說的話,淳空自然要聽,他們讓淳空辦的事,淳空自然也要辦。
所以,即便當時的淳空完全不明白為什么兩位師父要把內力全都渡給他,更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他立刻啟程去武當,并溜進人家后山的某個石窟里“等機緣”……但他還是照辦了。
直到他走到半路,聽聞了少林逢難、以及兩位大師都已遇害的事,這才恍然大悟,悲痛不已。
但冷靜下來后,淳空還是在后知后覺中想明白了:以兩位師父的修為,想必他們都已算到了自己大限將至,也算到了很多更為深遠的事,才會做此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