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聞聲也是蜂擁而至,議論紛紛;待村長聞訊趕到時,幾乎全村男女老少都已經圍那兒了……
人群讓開一條道兒,讓村長走上前去,他湊近一看,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但見,那村口的泥土地上,竟斜插著半截兒比碗口還粗的木樁子。
再仔細看,這還不是一般的木樁子,是船上的桅桿。
當然了,比碗口粗點兒的,肯定不是主桅,但在常人的概念中,這也已經不是靠人力可以硬插進地里的東西了。
“村長您看,這上面還有字!”不多時,就有好事兒的在旁邊提醒了村長一聲。
村長其實也看見了,那木頭的柱體上確實刻著些字;他作為村里識字最多的人,上去看看也是應該……
“水界神君降山中,黎庶無識怠西風,若欲九子還家去,獻供村北龍王洞。”村長把那些字念了一遍,皺眉沉思片刻,大致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接著,他就跟村民們翻譯了一下:就是說呢,這兩天有位龍王爺來到了咱們螞蟻山下,前天的大雨就是龍王來的征兆,但因為我們這些村民太不懂事兒了,沒有好好接待龍王爺,龍王爺就生氣了,所以村里才丟了九個孩子,現在龍王爺說了,只要我們去村北的“龍王洞”給他老人家獻上供品,孩子們就能回來。
這番話……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那基本就是段綁匪宣言,核心思想是給錢放人。
但在這些村民眼里,這套強盜邏輯很順。
他們就覺著,能在雷雨交加的夜里神不知鬼不覺地擄走九個小孩兒,還能把船的桅桿插進地里的,肯定不是人啊……
越是缺乏知識和能力的人,越是喜歡用他們更易理解的一套理論來解釋眼前未知的疑惑,以此來消除恐懼。
追尋真相,便要面臨困難和危險,但從眾如流……就很簡單,大家都這么說、這么做,我也就跟著說、跟著做;哪怕錯了,也是大家一起錯。
于是村民們趕緊張羅,什么雞鴨魚肉,米面錢糧,東拼西湊整了幾籮筐,敲鑼打鼓挑著擔子就給送到了村北的山洞那兒。
那個洞,很深,連著地下河,洞內岔路眾多,地形復雜,本地人都知道這兒不能進,因為進去之后很容易迷路出不來;本來這洞窟也并沒有名字,但眼下既然“龍王爺”說了這里是龍王洞,村民們也就這么叫了。
午時,他們便已在龍王洞前擺了個簡易的壇,點上香,把“供品”在洞口邊碼放好了,然后由村長帶著村民們三跪九叩;拜了許久,他們才恭敬的離去。
結果,還真管用,第二天一早他們又來到這里,發現丟失的九個孩子都在供桌底下躺著呢,不過昨天的供品都不見了……
村民們這下可就更相信這是龍王爺顯圣了——這綁匪他說到做到啊。
后來,村里又出了幾件類似的事兒,套路都差不多,此處就不逐一贅述了;那些被龍王爺擄走又回來的孩子呢,一般都還小,話說不利索,被大人問起看見了什么,也都說不清。
久而久之,陳家村的村民們就都被那“龍王爺”給調教好了;如今這龍王爺已不用再搞那綁票的勾當,村民們自己就知道每個月初一十五送批“供品”過去,也不用送錢,米面酒肉即可;另外,每個季度,還得送個姑娘去,說法是“跟龍王爺的兒子**”。
其實看到這兒,想必各位看官也都能看出來,這伙假扮龍王的賊人也不算多聰明,想的這借口實在是牽強了點兒,但他們也是沒辦法……因為大姑娘和小孩兒不同,姑娘有可能會逃跑,而且萬一她看到了什么,回去亂說,這“龍王洞”的事兒就要穿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