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大家都覺得孫亦諧反打柳逸空那一下沒什么問題,是柳逸空自己打了一半背對對手露出破綻說話的,對方可沒義務在你說話時就停止攻擊。
唯獨柳逸空心里很迷茫,他手上明明傳來了砍中的實感,力度也沒毛病,這姓孫的怎么就沒流血沒受傷而且還生龍活虎地打過來了呢?莫非他會鐵布衫?
柳逸空邊想邊躲,靠著卓絕的輕功,他非但沒有被逼下擂臺,還在騰挪閃避之間緩緩向側面迂回,繞回了臺心。
在被那戟鋒連攻的過程中,柳逸空就宛如是隨風飄擺的柳絮一般,他根本不需要拔刀格擋,只靠身體本身輕逸飄然的小幅度動作,便可流暢地避過所有的攻擊。
其實,若是孫亦諧的戟法高明些,不至于如此;可惜,孫門絕學里的那門“四海尋龍戟”,要求修煉者得“站在過腰的海水中修煉”方可進境,所以孫亦諧就一直擱著沒學,眼下他的戟法就是亂打一氣罷了。
“他是怎么回事……”柳逸空越躲越覺得奇怪,他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在跟一個完全不懂武功的外行人打斗,但這都已經是少年英雄會的八進四比試了,能打到這里的也不可能是僥幸。
疑惑,就會產生猶豫。
猶豫,就會敗北。
“喝!”就在柳逸空猶豫之際,孫亦諧竟突然跳起半丈,來了個擲標槍般的動作,沖著對方把三叉戟投了出去。
莫說是柳逸空,在臺下看的人也都覺得這手是搞笑的——你拿在手上揮舞都打不到人家,丟出去能丟得中?
果然,柳逸空只是輕挪半步,微轉身形,便輕松避開了這發“三叉戟投擲”,而孫亦諧的三叉戟脫手后就這么斜插在了擂臺上,使他變為了手無寸鐵的狀態。
柳逸空一看對方的連續猛攻在這自暴自棄的一擲后告一段落了,心想:我也不要再跟這種對手糾纏了,干脆就狠一點,在他鎖骨上蹭一刀,終結比賽,反正這傷也不是養不好,只不過要花一兩個月,稍微久點兒。
如此想著,他便開口道:“孫兄……”他看向了孫亦諧,并重新把手放到了刀柄上,眼神交匯之際,他沉聲言道,“……得罪了!”
那個“罪”字出口時,柳逸空腳下一點,人已竄出一丈多遠。
快,他的刀快,人更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刀風驚掠,將擂臺上的落葉都卷得簌簌而飛。
孫亦諧凝然而立,看起來他跟上次中刀時一樣,是做不出什么反應來了。
然……
這次他偏偏就有反應。
有了上一刀的經驗后,孫亦諧已看穿了,柳逸空在使出那種“雁過拔毛”式的高速沖襲時,是只能攻擊身體中上段的;因為彎刀的間合比較短,在保持體勢不變的前提下,根本夠不著下三路,如果他非要攻人下盤,那就得大幅改變前沖時的姿態,這勢必會影響到沖刺的速度,而如果沒有了那種速度優勢,這沖襲也就失去了意義,還不如站定了打。
這……確是飛鶴刀法其中的一個破綻。
準一流的刀法和一流的刀法之間,差別就在這里:一流刀法,不能說一點破綻都沒有,但很少,且短時間內不容易被看出來,看出來也不容易破解。
準一流的呢,威力可以無限接近于一流,但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明顯破綻,而且一旦被看穿,很容易被針對。
孫亦諧的速度雖然跟不上對方的刀,但他看出了破綻后,便可以提前做出動作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