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湖騙子的規矩,得手后,要么就是去銷贓、分贓,然后歇一段日子,等錢花的差不多了再去準備下一筆“買賣”;要么就是趁熱打鐵,利用上一筆買賣騙來的金銀財物、作為自己下一次行騙的成本,接著來一票更大的。
當然了,此處指的是那種搞大金額詐騙的團伙之間的規矩,還有另外一種利用女人行騙的路子,叫“放鷹的”、或者“貼身靠”,其變體就是今日我們所熟知的“仙人跳”……像那種呢,由于是搞“突然襲擊”,半騙半訛半搶,每次作案能弄到的錢很有限,所以就沒這規矩,通常都是騙一票換個地方,一單接一單基本不會停下。
言歸正傳……
第二日一早,孫亦諧、黃東來和雷不忌都已休息妥當,那拉車的馬也已吃飽喝足,一行人便再度踏上了“追騙”的旅程。
對這事兒,他們也是比較著急的,雖然目前來看那兩個冒牌貨只是騙人財物而已,但要放著不管,保不齊哪天他倆做點搶男霸女、殺人越貨的勾當,到時候也都算到雙諧的頭上,那多憋屈。
所以,這天他們的馬車走得比較快,才半日就行出了幾十里地去。
然,他們快,還有比他們更快的。
就在午時將至之際,這官道上忽地塵土飛揚,蹄鳴陣陣……轉眼間,便有一隊騎著勁馬的漢子,約十四五人,從孫亦諧他們后方拍馬而至。
但見,那為首的一人,白面長髯,青衣大氅,背上還背著把五環大刀;而他身后的那些馬上漢子也個個兒是虎背熊腰、面目兇惡,一看就不是什么善類。
這幫人離孫亦諧他們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那為首的白面男子便一眼看到了馬車后面的三叉戟。
要說孫哥這把獨門兵器啊,還真是夠“獨門”的,至少目前江湖上比較有名的人里,使這個的,他是獨此一家,所以人家一看到這個就會想到他;此前在劉莊,那名客棧的小二也是因為瞅到了馬車后的三叉戟,所以才變了臉色的……
毫無疑問,那兩個冒充孫亦諧和黃東來的人,也是連這把兵刃也一并做了假的,甚至可以說,那把假的三叉戟,正是他們冒充雙諧的關鍵道具。
“啊!”那白面男子定睛觀瞧了幾秒,在確定了自己沒看走眼后,當即驚叫了一聲,并接著吼道,“前面的人休走!給我站住!”
他這聲吼,其實人家根本就聽不清楚。
且不說這大路上本就開闊,容易散了音兒,就說他這邊凌亂的馬蹄聲,也足夠把他那話里的詞兒都給淹了。
前方的孫亦諧和黃東來此時都只是依稀聽到了后方的蹄聲中好像有人喊叫,但話里的字可是一個都沒聽清,所以他們自然也沒搭理。
那白面男人一看自己吼完跟沒吼一樣,那心頭火便似澆了油般燒得更高了,他當即是打馬揚鞭,帶著一眾弟兄猛追了上去。
馬車再快,也快不過馬,不到一分鐘,那伙人就追了上來,把馬車給攔下,并圍了起來。
雷不忌一瞅這幫人的模樣,心說:得了,這絕對又是來找茬兒的啊,打出了洛陽后咱基本天天被截被圍,我都快習慣了,看帶頭那位的表情,白里透著紅,明顯是怒火中燒啊,看來這回我是真有架可以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