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妖精們普遍都是沒錢的,它們遇到需要花錢的場合時,只要用障眼法把一些石頭樹枝啥的偽裝成銀子就行了,而這種銀子在法術的時效過去后自然會現出原形。
但玉尾大仙還真有錢,因為她捉弄那些地痞惡霸的時候會拿走他們身上的銀子作為一種懲治的手段,所以她手頭攢了不少真正的銀兩。
韓諭一聽對方要給他錢,他先是一高興,但隨即就意識到了很多問題,漸漸冷靜下來的他開始詢問眼前女子的身份和錢的來歷。
玉尾大仙先是扯了個謊,說自己是個唱戲的,但韓諭稍微又追問了幾句細節,她這謊就圓不上了。
這時候的韓諭,還真是個好人,甚至可以說很迂腐,他一看對方的人和錢都來歷不明,便拒絕收下,生怕收了之后會給對方帶去什么麻煩。
沒辦法,玉尾大仙想了想,便跟韓諭說了實話——比起證明自己是個人,證明自己是個妖精顯然更簡單些,隨便表演幾個小法術便是了。
韓諭知道真相后呢,也沒害怕,因為他覺得這妖肯這樣幫自己,那便是個好妖啊;于是他千恩萬謝地收下了錢,并再三承諾將來會回來報答這位玉尾大仙。
本來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
玉尾大仙并沒有想著韓諭一定要來報答自己,對她來說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就是個舉手之勞。
而那韓諭呢,也從未對玉尾大仙起過什么惡意,他在上京趕考的路上還有感而發,畫出了那幅“游湖遇仙圖”;圖上,就是些許湖景、一位佳人……像這類畫在那個年代其實還挺多的,也沒人會覺得畫上的人真的存在。
然而,中了狀元,并進入官場后,韓諭就變了,而且變得很快。
官場,是一個可以將秉性正直的年輕人轉變成他們原本最討厭的那種人的地方。
出淤泥而不染者,鳳毛麟角。
還有很多還沒出淤泥,就死無葬身之地了的。
韓諭是個好人,但他不是圣人,前半生那出身寒門的苦難讓他在抓住機遇之后變得極為功利,因為他害怕再回到過去的那種日子。
于是他在那個大染缸里把自己變成了和其他人一樣渾濁的樣子,就連那“游湖遇仙圖”也被他當作賄賂品毫不眨眼地就給送了出去……他送的時候甚至還覺得這畫有點拿不出手,因為在當時的他眼里,一切都已可以用錢權的交易來衡量,而他的字畫在那個時候并沒有太大的價值,他和這幅畫背后的故事更是一文不值。
其實,事情到了這里若是告一段落,也是無妨,畢竟玉尾大仙本身也沒指望過要回報。
但劫數就是劫數,玉尾她怎么也想不到,最后韓諭非但沒給她報恩,還恩將仇報,為她引來了一場禍端。
而那一切的起因,是在二十五年前的一個夏天……
那日,忽然有個老道找上了韓諭,說要跟他談一筆買賣。
那老道,自稱“觀珩子”。
這個名字各位應該是頭回聽見,不過我提他后來用的另一個名號你們應該有印象——“通詮先生”,劉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