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跟了一炷香的功夫,黃東來便隨著對方來到了一處院落中。
這是誰家的院兒呢?
不重要,因為那殺手也不知道。
他只是隨機挑選了一戶院墻較矮的尋常百姓人家,翻墻進去,并準備破門而入。
看到這兒,或許有些位看官還不明白,這殺手怎么突然又去私闖民宅了啊?
其實您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首先,他是不可能回去找他那些同伙兒的,去了就是嚴刑拷打加死路一條(雖然孫亦諧分析過這條,但其實他并不完全相信這個殺手此前交代的話,否則也不會放他走,再讓黃東來跟蹤過來了);其次,他也不可能在這星夜之間帶著腿傷逃出城去;那他剩下的路無非就一條——先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
而老百姓的家,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登州城中的百姓千千萬,他隨便選上一家,進去把人家一家老小全都給宰了,在屋里躲上個一天半天的,順便處理一下傷勢,誰能知道?
暗器造成的傷口本就不大,只要包扎妥當了便不太會再撕裂流血,最快的話只要等到天亮,他就可以換上一套普通百姓的衣服,趁白天混出城去,遠走高飛了。
至于被他殺死的那幾口人,等到尸體臭了被發現,也無非就是給官府添了一樁無頭公案。
那您說這戶人家冤不冤呢?當然冤,可那個年頭就是如此,說是人命關天,實際上老百姓的命便如那草芥一般,可能僅僅是運氣不好,一家人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沒了。
所以為什么那些武林大俠們見了惡人一般都是殺之而后快,動輒還“不用跟他們講什么江湖道義”呢?因為一個人在江湖上混了越久,越會發現這世上該殺的人還是多。
你今天一念之仁放走的人,將來若沒有改過,那他再作惡時攢下每一份惡業便都有你的一份兒。
就拿林元誠跟亢海蛟一伙的例子來講,像這種錯誤,林元誠既然已犯過一次了,那他日后再遇上類似的情形便要好好考慮再做決定了……這就是成長,也是每個可以活得足夠久的大俠都會經歷的一課。
好人從惡輕而易舉,惡人改過難如登天,這才是人性——如果棄惡從善那么容易的話,那善良和正直這兩種品質就未免顯得太廉價了。
眼前的這個蒙面殺手,這個收錢害命、殺人如麻之人,會因為孫亦諧一句“好自為之”就轉性了?
別說孫亦諧了,就是雷不忌在這兒也不會信啊。
這殺手還沒走到那戶民居門口呢,就已經想好了:這屋也不大,最多能住兩三口人的樣子,一會兒我一掌拍開那破門,屋里的大人肯定會有反應,正好我就順著他們起身兒的動靜摸黑過去把人都給拍死,要是屋里有小孩兒的話也一并宰了,免得到時候小娃子大哭大鬧……
他正這么想著呢,忽然……
呼——
他的耳邊,響起了一陣風聲。
緊跟著,他就覺得脖子一涼,好像有一股子寒風順著他的領子掠過。
再然后,他眼前的景物就開始翻轉,并慢慢變得模糊……
直到人頭落地時,那殺手還沒明白發生了什么,也絲毫沒有察覺自己的身后不知何時已多了一道瘦削頎長的人影。
就連在遠處一直盯著看的黃東來都沒看清這個人影是如何靠近那名殺手、又是如何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