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看來這三個字可能莫名其妙,但他可是一看就覺出這是個字謎。
一個“王”,拆成三個字,這不就是在指“三字王”嗎?
什么意思?恐嚇我?
寫這信的人自然是知道了我雇過三字王,由此再進一步想,對方是不是也知道了我雇三字王的原因?甚至知道了被三字王滅口的殺手們究竟是誰雇的?
此刻七雄會馬上就要開始,他給我看這信是要干嘛?
念及此處,狄不倦簡直是慌得一逼。
但其實,他這是中計了……
黃東來和孫亦諧并不知道三字王是狄不倦雇的,他們只是懷疑三字王是狄不倦雇的。
這懷疑從何而來呢?大致是這么個邏輯——
此前分別埋伏了林元誠和郭琮的兩批殺手,都曾表示過雇他們的人就是狄不倦,而從這些殺手的行為來看,他們顯然都不是那種會為了嫁禍別人而甘愿送死的死士……由此可知,至少在那兩批殺手的眼里,他們真的相信自己的雇主就是狄不倦。
那么,誰,能夠冒充堂堂的狄幫主去雇用那些殺手,且讓被雇傭者確信這點呢?
那人,必然是跟漕幫有密切關系的人吧。
還有,眾所周知,山東是漕幫的地盤兒,登州府更是漕幫的大本營,像亢海蛟和寺島這樣的高手在這里也得分頭低調行事,那種人數眾多的殺手團伙能隨意活動而不被知曉?
在這七雄會前的敏感時期,無論是林元誠在路邊的酒肆中伏,還是郭琮在漕幫安排給忠義門的宅邸附近被圍,要說漕幫的耳目對此一無所知,這不太可能吧?
如果真有人想借這兩次行動來嫁禍漕幫,于七雄會前搞壞漕幫與忠義門、興義門的關系,那漕幫沒理由會視若無睹順帶背黑鍋啊。
再退一步講,殺林元誠和郭琮這事兒本身也不合情理——這兩人雖說各為門中的后起之秀,很有可能在將來坐上掌門之位或至少成為掌門的左右手,但那至少也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后的事情了,現在殺他們,就算成功了又如何?
綜上所述,基本可以推斷,那兩批殺手并不是狄不倦親自派的,但是派他們的人,一定跟漕幫、或者說跟狄不倦有很深的關系,因此狄不倦才對其所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那么“三字王”呢?一個負責給殺手滅口的殺手,一個可能連狄不倦本人都未必能對付的狠角色,摻和到了這個事里,會是受誰所雇?
誰有這個錢、有這個能力,讓他在七雄會前出現在登州城里?
孫黃二人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各種情報,盤了好幾天,怎么想都是狄不倦的嫌疑比較大,雖然他們并不知道這次事件背后到底有什么名堂,但“試探”一下自己的懷疑,他們還是能做到的。
今天的這封信,交不交到狄不倦的手上,其實都無所謂,他沒看到便沒看到,看到了呢,也無非兩種結果:
其一,狄不倦不是三字王的雇主,那他壓根兒也不會看懂什么“一十一”的字謎,就算他知道三字王,也不會往那個方向去想;他八成會把這信當成江湖騙子寫的廢紙,并直接讓手下把“張保國”和“旭東老仙”這倆騙子找出來打一頓扔下海,到時候雙諧只要亮明真實身份,就說是一場“玩笑”,一樣沒事。
其二,狄不倦就是三字王的雇主,或者和三字王以及那些殺手的事有關,那他一定就會心虛,就像眼下這樣,這時他的反應,就不會是理直氣壯直接抓人了……
“趙彪,你在岸邊遇到這幾個人的事詳詳細細跟我說一遍,一個字都不要漏。”短暫的沉默后,狄不倦的火氣早已全消,其臉上再次浮現了平時的冷靜和深沉。
“是……幫主。”趙彪應道,“那是……大約半個多時辰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