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對于自己的證道之路有些眉目,他有大道之門,能穿越無盡混沌空間、諸天萬界,有機會得見三千大道之法。他想要證得大道天尊,正可以利用這個機緣,博采眾長,盡悟大道本源。
數萬年以來,方林搜刮靈寶之余,沒少去探索大道之門的無盡混沌空間,可惜還沒有找到誕生世界的混沌空間。
如今有機會跟洪荒眾位大神通者相聚,方林當然不會錯過,坐而論道,趁機學習他們所領悟的大道。
“道友此言,大善!”
紅云道人正覺無趣,聽聞此言,頓時來了興趣。
那鎮元子是他好友,也不會憑白拂了紅云的面子,自無意見。
女媧伏羲原本并無興趣,在他們看來,方林只是一道行淺薄的金仙。
看到紅云和鎮元子應下了,這兩位道行都不輸他們,參與論道,當能有所收獲,便勉強答應下來。
當下,眾仙坐而論道,靜待葫蘆成熟。
這一論道,足足三百年歲月,眾仙方才醒轉過來,卻是那第三個金色葫蘆成熟了。
此物與女媧有緣,被她摘了去,日后煉成了招妖葫蘆,內有一幡,統領洪荒妖族,威能不凡。
取了葫蘆,女媧也不離開,繼續與眾仙坐而論道。
卻是前三百年論道,方林那得自盤古的秘法殘篇,神妙非常,讓在場眾仙收獲不小,都對他刮目相看。
便是女媧伏羲也不敢再小看他這個金仙,言語之中,友好許多。
方林始知,在這洪荒,眾仙論道,也可聯絡感情。這與他前世為人,靠吃飯喝酒飲茶聯絡感情,并不相同。
悠悠又是三百年,第四個玄色葫蘆成熟,被伏羲得了去。
又三個三百年,火紅葫蘆、綠色葫蘆、青色葫蘆依次成熟。
火紅葫蘆,被紅云歡喜得了去,就是那威名赫赫的九九散魄葫蘆,內有紅砂,可攻可守,妙用非凡。
綠色葫蘆,為鎮元子所有,可惜后世名聲不顯。
青色葫蘆,歸了方林,名曰青玉葫蘆,內有三十二重禁制,為上等先天靈寶。
此寶自成空間,善能吸收天地靈氣,每百年凝聚一滴三光神水,立于頭頂,有青光護體,萬法避退,誅邪不侵,防御極強。
知道了此寶功效,便是鎮元子對待方林都熱切了許多。
只因他本體人參果樹,雖能結出人參果,對本源損耗不小,長此以往,疏為不利。方林這青玉葫蘆凝聚的三光神水,正可彌補他本體不足。
七個葫蘆被眾人取走,葫蘆藤便失去了生機,眼看是活不成了。
方林也不客氣,揮手將葫蘆藤收入了山河扇。
一旁的女媧看了,心中暗道可惜,她剛想到取了葫蘆藤,卻被方林搶先一步。畢竟,方林取了最后一個青玉葫蘆,再去葫蘆藤也不過順手為之,合情合理。
殊不知,方林知道此物為女媧造人所必須,他故意為之,只為謀劃女媧的功德。
可憐女媧不知此中機緣,又不喜爭斗,才不言語。
葫蘆既已到手,眾仙的論道也到此為止。
合計一千五百年論道,眾仙都有不少收獲。
至于方林,收獲更大。他對修行之路的了解,不似眾仙那般盲人摸象,千年間吸納了眾仙的道,修為接近金仙后期。
這其中,女媧的造化之道,伏羲的卜算之道,紅云的至善之道,鎮元子的至誠之道,各有千秋,妙不可言。
尤其是紅云的至善之道,鎮元子的至誠之道,擱到方林前世地星,可不就是好人和老實人嘛!
原本,方林還想過要不要提醒紅云鎮元子,不可過善,不可過誠,也算還了他們方才情誼。了解了二仙的道,方林就去了這個念頭。
只因至善是紅云的道,至誠是鎮元子的道,又豈會因一言而動搖。便如方林對自己的道,同樣執著,不可動搖。
既如此,說也無用,倒不如不說。
一番客套之后,眾仙各自報上門楣,就此離去。
紅云一片熱忱,鎮元子別有用心,都極力邀請方林去萬壽山五莊觀做客,品嘗那傳說中的人參果。
方林對那人參果也有覬覦,正要答應,突然又改變了主意。
原來是他靈魂之內,通過大道之門,終于找到了一方演化世界的混沌空間。
數萬年搜索,終有所得,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比什么都重要。
不得已,方林推說山門有急事,跟鎮元子紅云說好,下次再去拜訪。
兩仙無奈,不好強留,只得應下,駕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