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此次道祖所講,乃是混元大道,并無上次那般,異象頻頻,霞光萬道,反而是平淡古樸,正應了大音希聲,大象希形,返璞歸真的道理。
紫霄宮眾仙,根腳深厚如盤古三清,也聽得眉頭緊鎖。這混元之道,深諳晦澀,難以參悟,眾仙或能聽懂五六分,或能聽懂二三分,有聽不懂的,也只能強行記下,以后慢慢參悟。
一千年一晃而過,道祖停下講道,仍舊是讓在座眾仙提問答疑。
帝俊率先起身,問道:“敢問老師,我等該如何成就混元大羅金仙?”
卻是上次講道,他所提之問題。
眾仙也都緊盯著道祖,眼中都是期盼,等著道祖回答。
道祖曰:“大道三千,有緣皆可證就混元道果。大道浩瀚,吾為圣人,亦非全知全能。”
眾仙聽聞道祖之言,不免有些失望。
道祖又道:“然吾所知,證道之法,不過三類。”
“一類,以大道行**力,強證混元,吾稱之為以力證道。”
“二類,假于功德,吾稱之為功德證道。”
“三類,斬卻念頭,舍道之外,再無他物,功成自可證道。生靈皆有念頭,貪嗔癡善惡執喜怒哀愛恨憎,吾稱之為尸,此法為斬尸證道。”
“吾之道,曰斬三尸,亦屬斬尸之道,以善惡執為諸般念頭之源。三尸者,即為善念、惡念、執念。以先天靈寶為寄托,斬除三尸身,有**力,不為念頭所擾,功成自可證就混元道果。”
道祖將證道之法娓娓道來,方林聽了,有些恍然。不禁感嘆,后世家之言,不可信。
道祖所講以力證道、功德證道、斬尸證道,并非具體法門,而是三個大方向,并無高下之分,各有優缺罷了。
以力證道,講究一個水到渠成,有**力大道行,功成自可強證混元道果。
此法之妙,便是生靈都有機會以此證道。然求道之路多艱,劫難重重,大道行**力難得,此法最玄,亦是最難。
功德證道,講究以大功德相助,道行大進,得道認可,自可成證混元道果。
此法雖妙,大多數生靈都走不通。只因功德難得,證道大功德更難得,非得有大氣運大機緣大毅力大智慧,才可能獲得。
此二類,道祖也未走通,講的不甚詳細。
斬尸證道,鴻鈞道祖講的最為清楚。只因道祖所走,斬三尸法門,就屬這一道。
斬尸,斬的是念頭,并非無情,而是將念頭斬出,不為念頭所擾,即可證就混元道果。
以鴻鈞道祖的斬善惡執三尸為例,借助威能無盡的先天靈寶斬尸,尸身有**力。每斬一尸,都能道行大增。法寶越強,道行法力越高。
后世準提接引創立之佛門,有以法身斬尸,也屬斬尸證道。此法與道祖斬善惡執不同,取的乃是斬卻貪嗔癡為諸般念頭之源,而且法身不比先天靈寶,法力道行不足,非得積累無量量劫不可。
是以,佛祖常言,欲證混元道果,需得度無量量劫。
可惜,準提接引到底不如鴻鈞道祖,創造出此法門,卻沒有走通。創造者都走不通,后來者談何容易。
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對于方林來講,即便是道祖清楚講述出來的斬三尸,也絕非容易。
只因極惡者難斬惡念,極善者難斬善念,執念最難。
能成就大羅金仙的修士,無不是大毅力,對道執著無比。斬卻執念,就相當于放下所執之道。放下談何容易,何況若不執道,又何須證道,此可謂一時矛盾。
“真不知道,鴻鈞道祖究竟如何能做到,斬卻執念!”
不止是方林,聽懂斬三尸證道法門的在座眾仙,都在心中感慨,道祖天縱之才。
雖然如此,得聞此道,方林獲益匪淺,對于自己的以博證道,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的以博證道,雖屬草創,遠不如斬三尸法門完善、精深,卻直指大道天尊,而非混元道果。我當取道祖之法精髓,完善自身之法。斬三尸法門,還需修煉,以增實力。”
方林心中盤算著,又有太清道人起身拜道:
“敢問老師,我等何人可證混元道果?”
此言一出,紫霄宮眾仙都繃緊了氣息,心中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