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不知道,原來他們在一個學校。
之后兩人成為了好朋友,直到中學畢業。
迪克局長考進了麻省理工大學,餐館老板則遠赴意大利學廚。
兩人的再次見面也是一次意外。
餐館老板回到M國,先是在幾家餐館做了幾年廚師。
后來獨立創業,一度事業成功,奈何忽然間爆發海灣戰爭。
餐館老板聽了推銷員的忽悠,購買了大量的石油期貨。
戰爭還未開始,石油價格暴漲到35美元一桶。
餐館老板短短一天掙了二十萬美元。
見錢跟撿來的一樣,他干脆把餐館抵押給銀行,籌集了三百萬美元投入期貨市場。
可惜,短短幾天的時間,石油市場的價格并未如期暴漲,反而大跌。
從原來的35美元,一直跌到20美元一桶。
餐館老板瞬間賠了個底朝天。
因為這個原因,他的未婚妻也跑了,更是連累了父母將房子賣掉給自己還債。
一時間,經歷那么多波折,餐館老板想通了。
帶著父母來到阿靈頓縣,開了一間小餐館,一干就是十年。
現如今,餐館老板生活無憂,五年前結婚,有了一個孩子。
他繼續跟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人其樂融融。
餐館老板學的是正宗意大利菜,在阿靈頓縣也算是小有名氣。
不少意大俐裔的研究員喜歡來此處吃飯。
久而久之,卡瓦小鎮餐廳成為了許多研究員的聚餐地點,能夠一邊談論問題,一邊享受難得的美食,又能不受人打擾。
迪克局長三年前,受到國防部邀請,擔任局長之位。
作為一名意大俐裔,迪克局長聽說了卡瓦小鎮餐廳,自然來了興趣。
沒想到,在這里遇到了少年時的玩伴。
雖說,《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不存在一般政府機構內普遍存在著的等級森嚴的決策體制。
但,局長先生的動向,始終有有心人關注。
項目官員也是人,想要看好的項目通過,迪克局長是無可避免的關鍵人物。
一場巧遇,項目官員在餐桌上為迪克局長講解自己項目的好處。
一次兩次成功。
使得更多的項目官員到卡瓦小鎮餐廳蹲點。
不過,迪克局長很快回味過來,特意召開了一場內部會議,訓斥了所有的項目官員。
卡瓦小鎮餐廳冷清下來,可也征服了不少項目官員的味覺。
怎么說,他們都算是文化人。
在迪克局長的牽頭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很多項目官員也將卡瓦小鎮餐廳當做了據點。
有事沒事來吃個飯,品嘗美食的同時,順便在局長面前露露臉,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