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豎直的竹竿大旗,自下而上,平等的分成兩半,盡管竹竿是用白布包著的,長達三米之多,老姜的刀僅有六十公分,可這一刀,依然將竹竿劈成了兩半。
出刀,上撩,回鞘,不過刀光一閃,眨眼之間。
老姜頭上綁著白布,殺意凜然的說道:“叫馬三洗干凈脖子在家等著!”。
馬三大徒弟被這殺氣鎮住,不敢說話,但他記得馬三的囑咐,不敢后退讓路。
見此,老姜大喊一聲:“走!”
領著身后的隊伍,一肩撞開馬三大徒弟,其他人也不敢攔在渾身殺意的老姜面前,自覺的讓出了道路。
龐觀回到長沙,這時的情況已經很是危急,1938年,長沙作為拉長戰線的主要戰場,是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的。
本來這里駐守的是第八集團軍,但李宗仁考慮到長沙是城戰,白刃戰的機會很多,因此不光派了大刀團過來,就連龐觀的中央教導總隊也派過來了。
盡管龐觀心里一直擔心著宮二,但這邊他是真走不開,1939年,日軍經過漫長的戰線,終于來到了長沙。
第一次會戰,開始了。
1939年9月,為進一步打擊中**隊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集中10萬余人,由贛北、鄂南、湘北分途進犯長沙,企圖在最短期間內將中國第九戰區主力殲滅。
薛岳作為第九戰區代司令,長沙會戰的總指揮,下達的命令是‘死戰’,‘血戰’,他在長沙總共投入軍隊超過二十四萬。
炮火是日軍進攻的前奏,就如秦軍每到一出必放箭一樣,日軍每次進攻,都少不了炮火。
炮火之后便是步軍的沖鋒,真實的沖鋒并不是一窩蜂的往上沖,日軍也不是傻子,不會迎著飛來的子彈而不怕死的繼續向前。
龐觀作為教導總隊的負責人,不到白刃戰的時候是不會上去的,但他借著望遠鏡看的清楚。
日軍每隔四五米才有一個人,都是分散站開,而且是每走三步放一槍,有掩體就躲一波子彈,沒掩體就直接趴下,等到一波子彈打完,再接著往前沖,如此重復。
一般來說,除了機槍這種連續火力,普通的步槍只能打死少部分的日軍,其他的鬼子會跟著沖上來。
如果沖到**防線三十米處,日軍中隊長覺得傷亡過大,人數不夠,就會下令撤退,這就代表**守住了一次。
而一旦在日軍沖鋒的路途中殺死的人不多,讓他們進到了三十米以內,日軍中隊長就會拔出腰間的武士刀,大喊一聲,開始站起,一窩蜂的向上沖。
這時候就是短兵相接,開展白刃戰了,戰場上不講手段,只要能殺死對方,根本不在乎是用刀還是用槍,所以這種白刃戰被冷槍打死的很多。
龐觀本想請命帶著教導總隊上去,可卻被薛岳拒絕了,他只回了一句:還不是時候。
就連大刀團,薛岳都沒有派上去。
如此,第一次長沙會戰打了一個月,時間來到1939年十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成功守住了長沙,薛岳報給李宗仁的電報是大捷!
盡管日軍只有十萬,這次傷亡三萬多,**投入二十四萬,傷亡四萬多,但他們卻是守住了長沙,確乃大捷。
一次長沙會戰,大刀隊到底出場了,但龐觀的教導總隊卻始終沒有收到薛岳的命令。
龐觀心中隱隱不安,北方宮二他終究放不下心,她性格固執,不聽人勸,老姜怕是攔不住她,再說了,老姜也一心想為老爺子報仇,不見得會攔下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