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踱步,騾子每一腳踏的敦實,奈何板車上的人太重。
少林百多年來無人膽敢侵犯,今日一事,無人得知。
少室山階梯狹窄,板車走旁路而上,泥濘遍地,香客早已下山,少林傳出閉寺。
可知曉龐觀消息的武林豪杰早已暗中跟隨,眼見龐觀坐板車而二人直上少林,隨即將消息傳布了出去。
等到板車來到大雄寶殿之前的練武場,周圍早已站滿了各地的英豪。
騾子似乎見慣了大場面,面對十八羅漢、數百僧人的大陣,竟然絲毫不慌,一步一步走的規矩,走的踏實。
空智領先三堂高僧,站在頭前,見板車已經到達,上前一步單手豎掌,問道:“不知施主前來少林有何要事?”
龐觀本以為一上來就要大開殺戒,沒想到這個老和尚竟然這樣在乎門面。
“六大派合攻光明頂在即,少林作為武林正派泰山北斗,必是主持正義的領袖,不知這留守的是哪位高僧啊?”龐觀明知故問。
空智輕微躬身:“施主謬贊,小僧空智,暫且代領方丈一職。”
“哈哈!”龐觀放聲一笑:“見聞智性,天下聞名,少林四神僧,若然只是小僧,天下間又何來高僧?空智啊,你著相了!”
空智本以為此人不過是仗著武功高強,才敢二人上少林,而不想竟在言語機鋒中也有如此造詣。
幸好空智擅長的就是這個:“我佛曾言,眾生平等,高僧如何?沙彌又如何?終究只是滾滾紅塵中的一小僧。”
龐觀雙眼一挑,含在嘴里的煙桿拿了出來,這和尚要與他辯佛?
“即是小僧,何敢代表少林?”龐觀反問道,干脆隧了他的意。
空智不慌不忙,袈裟未抖,朗聲而言:“浮世皆眾生,凡俗盡小僧,我佛如來尚且是小僧,貧僧空智也是小僧,西天大雷音寺不過一貧瘠小寺,我嵩山少林也只是一山間小寺,小僧掌小寺,理所當然。”
龐觀拿在手里的煙桿有些僵直,這空聞和尚還真有些白馬非馬的造詣,看來不可小噓啊。
“即是小寺,緣何香客眾多,香火甚旺?”龐觀臉色平靜,淡淡的問道。
空智聞言眉眼一抬,也不卡頓,當即回答:“眾生皆苦,我佛有大乘佛法三千,可渡世人生苦,可解塵世迷難,可助凡人解脫。
眾生來我少林,期望香火,乃是蒙受我佛慈愿。”
龐觀聽聞,心中隱有火氣:“佛,可解眾生傷病之苦?佛!可解貧民衣食之難?佛!可解漢人奴隸之殤?”
這一語問出,別說周圍正道英豪議論紛紛,就是擅長言語交鋒的空智都有些捉襟見肘。
但空智這么多年的佛經并不是白讀的,只見他稍顯遲疑,繼而上前一步,回答道:“漢人元人,在我佛眼中,具是凡間民眾,不分彼此,何來階梯等級之分?至于貧賤之別,唯優勝劣汰之故。人生老病死,天意使然,奈何如之?”
龐觀稍微停頓,連抽兩口煙,看著空智,少林不愧是千年古寺,三言兩語果然難以將其推翻。
不過龐觀可不是個容易妥協的人。
“既然如此,我這里有黃金四百兩,愿意捐贈貴寺,我,只有一個要求。”龐觀淡淡的說到。
空智不知龐觀耍什么詭計,但也見招拆招:“施主請說。”
“江南道海沙幫壟斷私鹽,黃河幫攔江打劫,崆峒派沿路收過路費,昆侖奴役西方高原數百里的草場,甚至,你少林也圈養了嵩山附近的良田,至于元朝,占領我漢人山河,將眾生分為三六九等,更與你佛家眾生平等的法旨相違背。
我的要求是,希望我佛持光明偉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還眾生一個平等自在!”
空智聽到崆峒之時便以感覺不妙,等龐觀說完,更是臉色鐵青,再不復高僧模樣。
訥訥的不知該如何反駁。
龐觀見此冷笑,佛,其實就是個屁!
萬千眾生需要佛嗎?
需要開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