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還滿意吧!”阿布嘴角含笑的跟陳軒詢問道。
“滿意,怎么會不滿意呢!”在加完工資之后,陳軒也是極為興奮的回答道。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陳軒的工資從一開始的四五千,漲到到了現在的之前的三萬,再到現在的五萬。
一個德杯下來,陳軒其實也沒干什么事情,工資就漲了六七成,堪稱是德杯最大贏家。
除此之外,陳軒在EDG戰隊內的賽事獎金分紅也從之前的7.5%,調整到了現在的10%!
沒錯,是10%,相當有分量的一個比例!
工資是俱樂部對選手價值的具體體現,基礎工資或許表現的不夠明顯,但獎金分紅卻是非常明顯。
有人或許會覺得,一個戰隊的參賽選手,有10%的賽事獎金分紅,這應該很正常吧!
其實不然!
電競俱樂部行業潛規則,比賽獎金,俱樂部保底要抽30%,EDG自然也不例外。
而在一支LPL戰隊內,除了五名選手之外,還有必定在比賽序列中的一個替補,以及戰隊的教練。
也就是說,賽事獎金至少由7個人分!
而有些戰隊比較過分,戰隊領隊,分析師,翻譯,也就是教練團成員,都是可以分錢的。
想當初,WE戰隊最鼎盛的時候,傳聞教練團有四五十號人,著名的毒奶解說joker,當初為什么外號是教練呢?就是在WE戰隊內掛了名的。
言歸正傳,如今EDG戰隊,有三名上單選手,兩個中單以及三位核心首發成員。
廠長和deft肯定不用多說,獎金分紅各自都在10%以上,而meiko作為EDG戰隊唯一無替補的輔助位選擇,獎金分紅雖然不到10%,但也很接近這個數目。
那么簡單計算一下,扣除陳軒,廠長,deft和meiko四人的獎金分紅,以及俱樂部固定的30%抽成,剩下扣肉,阿光,scout和pawn的分紅還有多少呢?不到30%!
其實還可以進一步推算一下,pawn是EDG戰隊內最大牌的選手,前世界冠軍中單,之前雖然養傷,狀態下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且EDG戰隊還需要pawn打S6全球總決賽呢!
所以,pawn的獎金分紅也不會低于10%。
也就是說,扣肉,阿光,scout三人的獎金分紅還不到20%。
之前陳軒一開始的獎金分紅是7.5%,阿光可能沒那么多,但想來扣肉和scout應該就在這個比例左右。
總結一下,EDG戰隊內,獎金分紅比陳軒多的,也就廠長,paw三人。
此三人是EDG戰隊公認的功勛人物,陳軒作為一個“新人”,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發展到EDG戰隊內的四號人物,陳軒自己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重新說回工資的問題,EDG戰隊的基礎工資水平是低于LPL平均水平的,這也是商業化最成功的EDG俱樂部能夠實現盈利的關鍵。
現階段LPL的戰隊,最大的開銷還是選手和教練團隊的工資。
LPL首發成員人均百萬年薪,外援更是幾百萬軟妹幣,而有些外援教練,也是這個價格,光是選手轉會費,選手、教練工資這塊,俱樂部每年至少要拿出幾千萬。
這還是現在的情況,再過幾年,選手身價從百萬級到了千萬級,一些戰隊又有了主場,像RNG那樣豪氣干云,一擲千金把主場放在五棵松,那只能說是家里有礦。
EDG俱樂部顯然不是這種亂花錢的主,而是精打細算的過著日子。
選手基礎工資是俱樂部最基本的開支,俱樂部想要盈利,節流是肯定的。
所以,像陳軒這樣,月薪五萬,年薪六十萬的,可以比擬其他LPL戰隊年薪百萬的那一檔次的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