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難不倒,一心想要擊敗大千的索尼。
經過了持續半個月的市場調研,還有每天晚上熬夜加班到凌晨的頭腦風暴,索尼倒還真的想出了辦法。
那就是他們發現,大千的100萬影視庫,其中有70萬都是各種國外的影視庫,剩下的30萬才是扶桑國內的影視庫,而除了極少數的觀眾之外,95%以上的觀眾,當然還是更喜歡看國產的各種影視節目了。
換句話說,索尼只需要將那30萬影視節目弄20萬過來,就可以完成觀眾對于影視庫選擇的逆轉了。
那么如何將這20萬影視節目給弄過來呢?
當初大千在設計和架構光影超市的時候,因為當時大千已經快沒錢了,為了盡可能的節省收集各種版權的成本。
大千的光影超市就設計成了超市模式,扶桑內地的影視集團,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將自己旗下的節目拿到大千的光影超市來上架,然后自己決定刻錄光盤的數量,再委托大千集團進行刻錄上架,賣出去或者出租出去之后,按照55分成的比例來進行分成。
這就是索尼集團可以進行競爭的時候,索尼開始派出人手,暗中聯系這些影視公司,告訴他們,只要他們愿意將旗下的節目拿到索尼的光影超市來賣,那么索尼能夠給他們73分成的比例。
這還不算,索尼還愿意補償給每個影視企業的每個影視節目在轉移陣地過程中丟失的觀眾的收益,提供1000-100000日元的簽約金,只要這些影視公司愿意把節目給轉過來,那么根據這些節目的收視率,觀眾認可程度,索尼直接給錢,毫不手軟。
當然了,影視公司也不是沒有憂慮,因為現在大千VCD的用戶數量是索尼的三倍也就是說能夠取得的利潤是索尼的三倍,從短時間來看,73分成和簽約金能夠大量提高公司的收入,但長時間來看,這顯然是一筆吃虧的買賣。
對此,索尼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辦法,索尼信誓旦旦的給所有影視公司保證,他們有信心一年之內將大千VCD的持有量打到500萬臺以下,而索尼VCD的持有量會上升到1300萬臺以上,到時候各位跟著索尼還是能夠吃香的喝辣。
萬一未來索尼無法擊敗大千的話,那也不要緊,各位到時候重新回到大千的懷抱里面就行了,索尼也不攔著大家不是!
這個說辭,迅速贏得了這些企業老板們的認可,再加上從國民性上考慮,他們顯然更加愿意支持扶桑本土的企業,而不是將錢讓一個華夏人給賺走了。
所以當時間步入95年三月份的時候,扶桑大千娛樂忽然發來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報告,那就是旗下扶桑國內的影視提供商,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就流失了超過18萬個各種節目,而這些影視節目,毫無疑問的都全部轉移到了索尼的光影超市中去了。
而且這個流失速度還在繼續,預估整個3月份結束之后,大千的光影超市,除了一部分直接被大千購買了版權,根本無法轉移的節目之外,其他的統統都要爆炸了。
賈老板又不傻,他很快意識到了索尼的目的是什么了。
“很快,恐怕就要迎來退貨潮了!”賈老板苦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