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將目光轉移到不算太遙遠的泰國,這里的人們正在進行著一場狂歡。
此時的泰國,正過著歷史上最美妙的時光。
隨著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資本全球化的趨勢就無法阻擋了。
伴隨著這一波熱潮,泰國迅速的發展了起來。
因為資本全球化布局的關系,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開始向發達國家轉移,而資源生產出口行業,則向不發達國家轉移。
比如東南亞。
因為亞洲人特有的勤奮,以及東南亞地區優厚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物產資源,所以在越南戰爭結束之后,也就是從70年代開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就開始發展起來了。
尤其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西方經濟出現了衰退的現象,看到了危機的全球熱錢,就開始朝著相對穩定的東南亞地區轉移。
所謂的熱錢,大概可以理解為平時用不上,專門用來進行投資的錢。
這筆錢的數目可是相當巨大的,是足夠超過一個超級大國的生產總值的數目,反正非常龐大就對了。
熱錢流向哪里,哪里的經濟就會發展。
當然了,如果熱錢離開,那么經濟的崩潰就成了必然,扶桑的經濟崩潰,就是這么一個結果。
到了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各國憑借原材料出口的優勢,實現了“亞洲經濟奇跡”
那么這個經濟奇跡到底有多么神奇呢?
作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華夏灣灣,南韓,華夏港港就不說了,這4個國家沒有普遍性,四小龍里面有兩條是華夏龍也沒誰了。
在東南亞真正具有普遍性的亞洲經濟奇跡,其實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等國家,這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情況和資源,以及社會結構都差不多。
就拿其中發展的最好的泰國來舉例了,其年GDP增長高達8%,從1995年開始,人均年收入就超過了2500美元,已經非常光榮的進入了中等收入國的行列。
這個時候的華夏,還是一個不發達國家和低等收入國家,可憐的華夏人民,要直到2010年,才能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之一,實在是太可憐了。
這讓泰國人民非常的自豪,腰板挺直了,脖子也硬了,有錢人是真的花天酒地,享受人生。
沒錢的人……繼續沒錢。
嗯,在泰國這樣有些畸形的中等收入國家,他們的窮人還是得窮下去,畢竟100美元年收入和4900美元年收入的兩個人湊在一起,然后再平均一下,也算是中等收入國家的收入水平了。
貧富差距這種事情,華夏其實算好的,大部分亞洲國家會更加的過分和難以想象。
不過好歹,沒錢的人日子也好過了一點,最少不用在擔憂自己會餓死了,所以整個國家上下還是非常穩定和開心,各種高樓拔地而起,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國家前途一片光明。
沒有人察覺到,在這背后,已經有一場巨大的危機,還有一條兇狠的毒蛇,開始緩緩的吐露出自己的蛇信。